父亲破例传位于他,他却把父亲软禁在宫中活活饿死
赵武灵王是战国末期的一位雄心勃勃的实干家,他通过“胡服骑射”将赵国由弱变强,甚至有资本和强秦抗衡。到了晚年,他面临一个幸福的烦恼,那就是他有两个出色的儿子,反倒不知道将王位传给谁了。
最开始的时候,他娶的是韩国公主为正室,生了长子赵章,并且立为太子。韩国公主死后,他又娶了吴娃为妻,生下了次子赵何。赵章身材魁梧,性格刚烈,很像赵武灵王本人;次子赵何为人机敏,性情温和,善于采纳他人一件。这两个儿子他都非常喜欢。
然而,赵章的母亲毕竟已经去世了,而吴娃又非常得宠,在她短暂的一生中,带给了赵武灵王许多快乐。赵武灵王一度动过心思,准备将国家给两个儿子一人一半算了。在亲信的劝阻下,才打消了这个念头。不过,在枕边风的鼓动下,的赵武灵王废长立幼,将赵何立为太子。
后来,赵武灵王干脆直接让赵何继承王位,自己做了“主父”。赵何继位后,就是,他在赵武灵王和国相肥义的帮助下,很快进入了大王这个角色,做得相当不错。然而,随着治国理政的方针不同,他和父亲又起了矛盾,赵武灵王后悔将王位过早传给了儿子。
因此,赵武灵王开始倒向长子赵章,尤其是他看到身材高大的长子向赵惠文王行礼时落魄的神情,更加痛心疾首。两人不断联合,终于爆发了一场王室之间的内斗。
那时赵武灵王和赵惠文王在沙丘游猎,赵章举兵叛乱,结果只杀掉了国相肥义,却放跑了赵惠文王。等到赵惠文王安全之后,便让公子成与李兑平定叛军。赵章不敌,逃到主父的行宫寻求庇护。公子成和李兑不依不饶包围了行宫,将突围的赵章杀死。
本来这事情就可以结束的,然而赵惠文王却没有撤兵的打算,仍然死盯着行宫。主父要出去,他们不准,主父要动手,他们回避,将赵武灵王生生控制在行宫。但是,这并不是软禁,而是谋杀。因为长达三个多月时间内,赵惠文王没有向主父宫中运送一粒粮食。
最后,这样一位青史留名,被梁吹嘘成“之后第一伟人”的国君,竟然被活活饿死。赵惠文王这才撤去了守军,命令将父亲厚葬,举国哀悼。
这是一件骇人听闻的宫廷斗争,后世的李世民杀了兄弟二人,也不敢弑君弑父。按理来说,赵惠文王应该被当作暴君的反面材料,然而,历史却在这里开了一个玩笑。他不仅不是昏君、暴君,反而很有作为,将赵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赵惠文王时期,文臣武将全部是超一流阵容,文有、、楼缓,武有、、乐乘、。之所以造成这种全局面,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是他选人才,不管是起于寒微的草根,还是将门之子,或者是敌国的降将,只要有才华,他都能一一任用。
另一方面,是因为赵惠文王,从谏如流,对于大臣的意见都能虚心接受,这样也吸引了一大批人才为他效力。宦官缪贤得罪了他,本来都准备逃命的,但在蔺相如的劝说下,主动向赵惠文王认错,也得到原谅而继续受到重用。
国君不计私仇,不乱杀无辜,也让整个赵国的政治风气较为宽松,官员之间更为和睦。“将相和”的故事我们都很熟知,如果在别的国家,就可能演变为一场政治斗争。税官,曾经杀了平原君九个下属,然而关键时刻,平原君依然举荐赵胜。
有了人才,赵惠文王治国就得心应手了。他对内整顿税制,使得“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对外他不断以军事打击齐魏两国,获得了它们的土地。廉颇攻取齐国昔阳、魏的几,赵奢攻取齐麦丘,都是为人的战役。
不光对东方六国威慑力大,赵惠文王还任命赵奢在阏与之战中大败秦军,廉颇又多次打败秦军,终于将它制服。在赵惠文王的努力下,赵国成为东方诸侯阻挡秦国东进的屏障,秦国以后十年间不敢攻赵。《战国策》也称赵国“尝抑强齐40余年,而秦不能得所欲”。
就是因为赵惠文王治国理政的才能,让赵国成为中原六国中最强大的国家,也让他饿死父亲的事实几乎被人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