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要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呢?华夏二字竟是这样来的

传统文化 2022-07-08 14:13传统文化www.ettschool.cn

  和在中原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而爆发了,炎帝部落战败,并入黄帝部落。炎黄集团在中打败了九首领带领的东夷集团与苗蛮集团联军,将炎黄部落联盟的势力进一步扩大,建立了更庞大的部落联盟。

  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史记.五帝本纪》“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三语》“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是也。惟青阳与夷鼓同己姓。”而后来五帝中的、颛顼、、唐尧、虞舜以及、、的祖先禹、契、后稷等,都是黄帝的后代。这些后裔在黄帝到尧、舜、禹时期大都已经脱离黄帝母族,建立了大批的氏族方国或部落,有了独立的姓氏。后稷承继,后来,他的后代周武王从陕西东出中原建立了周朝,分封诸侯或方国,其中姬53个,这些姬姓国以国为氏,于是形成了中国的大多数姓氏。姬姓位于《》第297位,由姬姓演支出411个姓,占《百家姓》总姓504姓的82%,再演化出来的姓氏更是数不胜数了,所以说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

  姜姓,起源于炎帝神农氏。炎帝生于姜水,因以姜为姓,姜姓是今天中国的许多姓氏如吕、谢、齐、高、卢、崔等姓的重要起源之一。姜姓在《百家姓》排第32名。据考证,从齐国第一代国君姜太公起到现在,共有102个姓氏由姜姓繁衍而来,包括传承于八大姓的吕、许、谢、纪、丘、卢等64个单淳于、东郭、高堂、子雅、雍门、公牛等38个复姓。

  看到这里,我们为什么要自称炎黄子孙已经很明了。那么华夏儿女的称号又是怎么来的呢?

  随着炎黄部落的日益强大,华夏部落初具雏形。黄帝之后相继以禅让方式成为大部落联盟首领的尧、舜,皆是黄帝的直系后裔,大禹更是黄帝嫡系血脉。

  大禹接受舜的禅让后,征服三苗,统一了长江流域,此后一段时期,华夏大地出现了少有的社会安定的太平盛世。大禹在召集诸侯祭祀之时,听到不少诸侯对他颇有微词,于是心中郁郁。便很快就在涂山召开隆重的诸侯大会,大会的主旨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大禹身着法服,手执玄圭,站在台上,四方诸侯按着各自国土的方向两面分列,一齐向大禹稽首为礼,大禹在台上鞠躬答礼。礼毕,夏禹大声说道“我德薄能鲜,不足以服众,召集大家开这个大会,为的是希望大家明白恳切的责备、规戒、劝喻,使我知过,使我改过。我胼手胝足,平治水土,虽略有微劳,但生平所最兢兢自戒的是个骄字。先帝亦常以此来告诫我说‘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如果我有骄傲矜伐之处,请大家当面告知,否则就是教我不仁啊!对大家的教诲,我将洗耳恭听。”原本对大禹有意见的诸侯看到大禹这种谦卑诚恳的态度,都表示敬重佩服,消除了原先的疑虑。

  史书记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规模之大,前所未有。此次大会,也为后来的夏朝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纪念涂山大会,大禹将各方诸侯进献的青铜铸造成九鼎(即冀州鼎、兖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扬州鼎、荆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鼎上铸着各州的山川名物、禽异兽。九鼎象征着九州,其中豫州鼎为中央大鼎,豫州即为中央枢纽。九鼎集中到阳城,借以显示大禹成了九州之主,天下从此一统。九鼎继而成为“天命”之所在,是王权和强大统一的象征。涂山大会和禹铸九鼎,大大增强了华夏部落联盟的民族凝聚力,为以后华夏族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禹禅位给伯益,禹的儿子启缺发兵武力篡夺领袖之位。在炎黄部落联盟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为什么取国名为“夏”?“华”与“夏”二字上古同音,互相通用,在甲骨文中的地位非常崇高。把文化高的地区称为“夏”,把文明程度高的人或族叫“夏人”。作为上古时的中央大国,“夏人”即为“中国之人”,至春秋,“华夏”两字联合在一起组成词语,代表了中国是一个有高度文明和发达文化的中央大国,“华夏”便成了中国的代名词。作为中国人,就是华夏儿女了。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