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后的一位蜀将,曾大败东吴军神,不是姜维
时期,蜀汉是最先灭亡的一方。公元263年,魏国兵分三路,发动了灭蜀之战。曹魏名将邓艾,率二千兵马直逼成都城下,无奈的后主,反缚双手,出城投降,这个历任四十二年的政权,匆匆画上了句号。就在蜀汉灭亡之后,其大将军虽已奉命投降,却凭借自己的努力,策反了魏将钟会,为复国做出了的努力。只可惜钟会行事不周,最终兵败,姜维也被乱军所杀。后人提起这段历史,大都为姜维而唏嘘,称其为蜀汉的义士。其实真正为蜀汉战斗到一刻的人,并非姜维,而是一个名不经传的蜀将。
罗宪
此人名为罗宪,字令则,是蜀汉后期的将领,刘禅还是太子的时候,他曾担任过太子舍人一职,后改任尚书吏部郎等职。罗宪是一个正直严谨,的人,当宦官黄皓干政的时候,不肯阿谀奉承的他,被贬出了成都,到巴东担任太守,屯兵永安城,直到蜀汉灭亡。如果仅是对黄皓不假辞色,他无法被称之为蜀汉的义士,那么他到底有哪些成就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蜀汉灭亡之后,依旧恪尽职守
魏军开始灭蜀之后,他的顶头上司阎宇,被召回成都迎敌。阎宇临走之前,给罗宪留了两千兵马,让他镇守永安。就在阎宇离开之后不久,蜀汉兵败的消息传到了永安,这个时候,城中的官员和百非常慌乱,一些官吏甚至开始弃官逃亡。罗宪却没有慌,他把传出成都兵败这一消息的人斩杀掉,稳定住了城中的形势。
后来刘禅被俘,蜀汉灭亡的消息传来,他只能接受现实。他没有为自己铺垫任何后路,而是率领自己部下的兵马,临都亭三日,向已经灭亡的朝廷表示了自己的忠心。之后继续驻守永安城。
二、三败吴军,死守城池
虽然吴蜀两国一直是盟友,蜀汉灭亡之后,吴国就开始了。当时吴国派盛曼为将,率军西进,打着救援蜀汉的名义前来接管永安。此事让罗宪非常愤怒,他斥责盛道“本朝倾覆,吴为唇齿,不恤我难而徼其利,背盟违约。且汉已亡,吴何得久,宁能为吴降虏乎!”意思是说,吴国本是蜀汉的盟友,在蜀汉灭亡的时候,不但没有生出怜悯之心,反而对蜀汉兴兵,这是背弃盟友的表现。蜀汉灭亡之后,吴国不可能长久,自己无论如何也不会降吴。吴军不会因为罗宪的斥责而退兵,于是双方开始交战,令吴国没想到的是,罗宪虽然兵少,其士卒却个个拼死力战,所以盛曼败了。
此时魏将邓艾、钟会已死相继被诛,蜀汉成了无主之地,吴国经受不住这个诱惑,所以在盛曼兵败之后,他们又派出了步协,前去攻打永安。步协是东吴重臣步骘之子,算是出身名门,他应该是有些本事。步协到达战场之后,的确让罗宪感到了危机,可是当他攻城的时候,还是被出城迎战的罗宪击败了。
步协兵败之后,东吴恼羞成怒,派出了三万援军,这次领兵的人是陆抗。陆抗是东吴名将之子,对战罗宪之前,他曾在寿春大败魏军;对战罗宪之后,他曾在江陵与名将羊祜交手,并攻破了叛将步阐所守的军事要塞。由此可见,陆抗算是一代军神。如此人物,对上罗宪之后,却无功而返了。他率军围困了永安城六个月,而且城内瘟疫横行,可是他依旧没能成功击破这座城池。
抵御住陆抗的攻击时,罗宪已经到了极限,如果再无援军,他就无力回天了,这个时候有人劝他逃走,他却毅然拒绝,誓曰“夫为人主,百姓所仰,危不能安,急而弃之,君子不为也,毕命於此矣”,打算死守城池。后来曹魏派来援军,击退了陆抗,罗宪向曹魏投诚,先后为魏、晋两朝效命。
虽然罗宪最终还是投降了,他的确为蜀汉坚持到了一刻,为永安战斗到了一刻,他的忠义与他的个人能力一样,不容否定。公元265年(泰始元年),罗宪入朝,下诏说“罗宪忠烈果敢刚毅,有才略器干,可赐给鼓吹。”又赐他山玄玉佩剑。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