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文化 >
“韦贯之”宁饿死也不为裴均歌功颂德!
传统文化 2022-07-08 12:52传统文化www.ettschool.cn
韦贯之(760年-821年),本名纯,字贯之,一字正理,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宰相,吏部侍郎韦肇之子。
韦贯之出身于京兆逍遥公房 ,进士及第,德宗贞元年间中举后历任校书郎、长安县丞等职务,顺宗即位后升任监察御史,宪宗即位后历任礼部员外郎、吏部员外郎、巴州刺史,在回京任中书舍人之职后,因奏对得当而被宪宗李纯所欣赏。
元和九年(814年)十二月,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不久迁中书侍郎。
长安年间(701-704年),文人们争相为人撰写墓志,求取润笔费,像是做买卖一样。一个大官人去世,他家门口便像集市一样热闹,甚至互相争写。
裴均当过宰相,为人奸佞。他死后,儿子请求另一位宰相韦贯之为自己的父亲写墓志,并声言准备拿出一万匹细绢,做润笔费。这是很可观的一笔财富。
,素以刚直著称的韦贯之,却不肯为声名狼藉的裴均歌功颂德,他说“我宁肯饿死,也决不能苟且写这墓志。”
上一篇:韦贯之人物生平简介,为什么被贬官?
下一篇:巴布尔:中亚刘备的奋斗生涯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