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问:天下什么东西最大?大臣回答两个字,皇帝:重赏
中国历史上的宰相有很多个,有个性的也有很多,但要说到最具个性的,我觉得有个人我们不得不说,那就是北宋开国。
说起赵普,人们的莫过于“半部《论语》治天下”,认为他是书读得少而精明强干的杰出代表。那么,赵普真的没读过什么书吗?
据《宋史赵普传》上记载,“普少习吏事,寡学术”,意思是他钻研的是处理事务的技巧,擅营谋、工心计,不喜欢啃书本、。这么来看,赵普还真没怎么读过什么书。据说还有很多笑话。
我们知道,曾经把自己的年号定为“乾德”,宋太祖对自己定下来的年号非常满意,于是就在朝臣面前有些得意地说:这个年号恐怕过去的历朝历代都没有想出来。
身为宰相的赵普一听,赶紧拍马屁说的确如此,陛下真是博学多才,过去那些帝王谁能想得出来?
谁知道有一次,太祖在宫中看见一面的铜镜,背后铸着“乾德四年”的字样,而后蜀是北宋乾德三年灭亡的。
于是宋太祖问群臣:“这是怎么回事?什么情况?”
宰相赵普满脸尴尬,不能回答。
旁边一个叫翰林学士马上站出来说:前蜀的后主本来就用过这个年号。宋太祖一听,脸色大变,于是就把愤怒都发泄到了赵普身上,拿起沾满墨汁的笔边给赵普画大花脸,一边涂一边骂:“看你以后还读不读书!看你以后还读不读书!看你以后还读不读书!”
据说,赵普从此读书。他每次退朝回到府中就把书房门一关,打开书箱开始读书,一读就是一整天,读的到底都是什么呢?没人知道,只知道,他每次上朝总喜欢拽几句《论语》里面的句子。后来他去世后,人们惊奇的发现,他在家里日夜阅读的,只不过是一本薄薄的《论语》而已。
问题是,赵普一个不读书,读书只有半部《论语》,为何居功至伟,成为太祖、太宗两朝三度为宰相的呢?他的成功秘诀是什么呢?
上面说了赵普的成功,关键在于道路的选择和会做人,头脑灵活多变。首先,他选择了一条与合谋的通幽曲径,利用阴谋,把自己与皇帝捆绑成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要么大富大贵,要么遗臭万年。
赵普是陈桥兵变的主谋之一,除了黄袍加身的外,他是其中最关键的人物,对大宋王朝的建立有着最重要的贡献。而此后的“”,他又是主要的设计师。
也就是说赵普不仅帮助赵匡胤夺取了天下,还让赵匡胤坐稳了江山。同时,他还参与了这个国家诞生之初几乎所有重要方针、路线的制订,他提出的治国方略帮助大宋实现了中央君主的高度集权,决定了整个的基本走势,甚至对后世也有着重大影响。
最为关键的是赵普这个人头脑灵活,圆滑。有一个故事很能说明。
据说,有一天在朝上,宋太祖当着众大臣的面称赞赵普,赞他的贡献有如汉相,满朝文武当即表示赞同。快退朝时,宋太祖突然问了个问题:“众爱卿,你们可知,天底下什么最大?”
结果大家都面面相觑,不知道如何作答,有人说说皇帝最大,也有人说权力、孝道等等,不过这些回答让赵匡胤都不是太满意。
于是宋太祖问赵普:“赵爱卿,你认为,天底下什么东西什么最大呢?”
而赵普只说了两个字:道理。结果宋太祖一听,十分满意,当场重重有赏。很显然,赵普这个回答是有些投机取巧的,十分圆滑。
道理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孝敬父母是道理,忠君守义更是道理,道理始终是最大的那一个,纵使皇帝这样的,也必须在道理面前低头。
虽然赵普深的宋太祖的喜爱,但赵普这个人人品不好。实际上,赵普是个贪官。据宋载,南唐李煜给赵普送礼,一次就送白银5万两。吴越王钱俶给他行贿,一送就是瓜子金10瓶。除了受贿,赵普还有倒卖朝廷禁运物资、强买强卖、徇私舞弊等问题。
以至于晚年赵匡胤不得不对其处罚。但赵普在赵匡胤去世后,又了。因为赵匡胤突然暴毙,其弟弟继位。“兄终弟及”在宋朝,并不合宗法,子承父业已经很久了,现在来一个兄终弟及,而且赵匡胤本来就有儿子。
所以,当时朝野中的舆论就对赵光义颇有不利,于是赵普就对赵光义说他有杜留下来的“金匮盟书”,早已约定了太祖死后传位于太宗。结果赵光义非常高兴,重新用为宰相。
这就是赵普的秘诀,圆滑处世,与皇帝为伍,难怪赵普能够善终,安享晚年,深的两朝皇帝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