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惠卿本是王安石最亲密的战友,为何在最关键的时候背后捅刀子?
熙宁九年(1076)十月,第二次罢相,离开汴京(开封),去江宁府(南京)开始了十年隐退生活。这并非王安石所愿,事已不可为,轰轰烈烈的熙宁变法如今只剩下了一个人在苦苦支撑。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最终连神宗也在苦闷与悲愤中薨逝,新法则被全部废止。一生心血尽付东流,第二年,王安石也便追随神宗而去了。
据说王安石在南京闲居时,常常自己在书房里写三个字福建子。一遍一遍,力透纸背。这是他平生最痛恨的一个人吕惠卿。
“安石既退处金陵,往往写‘福建子’三字,盖深悔为惠卿所误也。”(《纪事本末卷八》)
吕惠卿,福建泉州人,他曾经是王安石最信任的左右手,最亲密的战友,变法的得力干将,事实证明,他还是个地地道道的投机分子、阴谋家、篡权者。
熙宁元年(1068),宋神宗继位的第二年。王安石奉诏越次入对,就此铺开了一场千古变法大局。吕惠卿则在早年由介绍,结识了王安石,和王安石非常投机。变法开始后,他进入团队的核心,渐渐地成为了二号人物。
变法的过程艰难异常。先是王安石和司马光那场著名的朝堂辩论,王安石说,通过经济手段可以做到“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司马光嗤之以鼻。
变法实行后,司马光、韩琦等人又连翻上书攻击新法的种种弊端,恰好又在河北发生了王广廉推行新苗法时强配扰民的事件,神宗也产生了怀疑,说了句
“朕始谓(青苗法)可以利民,不意乃害民如此!出命不可不审!”(《续长编拾补》)
王安石一气之下不干了,闹起了辞职。这时候,是吕惠卿站出来,坚决维护了变法。
他先和司马光在朝堂上展开了激辩,逐条驳斥了司马光的反对理由。后又发动监司、郡守向皇帝陈述其中利害,接着自己又“从容白帝下诏,言终不以史违法之故,为之废法”。,又动员朝臣上书极力挽留王安石,坚定了神宗的信心,使得新法得以继续推行下去。
事后,连王安石也不无庆幸的说
“法之初行,议论纷纷,独惠卿与布终始不易,余人则一出焉一入焉尔!”
——《宋史·传》
均输法、青苗法、免役法、农田水利,保甲法、将兵法、保马法……这些新法推出的种种举措,吕惠卿几乎都全程参与了具体内容的讨论和制定。王安石对他是,事事相商,倚为最心腹的干将。在王安石第一次罢相时,他便推荐了吕惠卿为参知政事(副宰相),作为他的继承人来继续推行变法。
吕惠卿的确坚决贯彻了变法主张,此时的他却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干掉王安石,自己做变法派的新领袖。在王安石把后背交给他时,他走上去捅了老领导一刀。
先是上书弹劾王安石,接着又曝光了和王安石的私人信件往来,“凡可以害安石者无所不用其智”,甚至公然诽谤王安石“尽弃所学,隆尚纵横之末数,方命矫令,罔上要君”(放弃学问,崇尚权谋,违背诏令,欺骗和要挟君主),这种搞法,非但改革派傻眼,连守旧派也是目瞪口呆。
终于,王安石出离愤怒了。
熙宁八年(1075)二月,王安石再度拜相。十月,吕惠卿出知陈州,从此至死都再也没有回到汴京。
著名经济学家许小年在《成功的改革与失败的改革》中说,一旦变法从经济变法转化为政治斗争,变法就凶多吉少了。没错,王安石变法最终演变成了一场残酷的政治斗争,理想让位于权谋,变法变成了政治,从这个角度来说失败是必然的。
不过,吕惠卿作为曾经的变法派旗手,叫得最起劲,干得最卖力,才华也极高。虽然后来背叛了恩师,却不能说他是王安石的“猪队友”。因为他虽坑了王安石,却推进了王安石变法。如果非要说他是猪队友,那么他也绝不是一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蠢猪,而是一头有着野心的凶猪,在人最虚弱的时候露出狰狞的獠牙。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