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文化 >
会稽内史谢琰第三子 东晋名士谢混简介
传统文化 2022-07-08 10:19传统文化www.ettschool.cn
谢混(?-412年),字叔源,小字益寿,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名士,官员,太保之孙,会稽内史谢琰第三子。晋孝武帝司马曜之婿。
谢混出身于陈郡,年轻时颇有美誉,善写文章,累官至尚书左仆射,袭爵望蔡县公,并娶晋陵公主为妻。义熙八年(412年),谢混因党同刘毅,被诛杀。
谢混工于诗,在晋末首倡山水诗,但仍受玄言诗影响,以致成就不大。钟嵘《诗品》将其诗定为中品。
人物生平
谢混年轻时颇有美誉,善写文章,袭爵望蔡县公,拜驸马都尉,历任中书令、中领军、尚书左仆射等职。
谢混早年曾加入刘裕幕府。但后来在政治上却支持北府军将领刘毅,与刘裕相抗衡。刘毅甚至想利用谢混阻挠刘裕出任扬州刺史。谢混的堂兄谢澹对此忧虑不已,认为谢混的行为会给谢家带来灭族之难,便逐渐疏远于他。
义熙八年(412年),刘毅病重,请求让从弟刘藩(时任兖州刺史)继任荆州刺史。刘裕假意批准,却在刘藩入朝之后,公布刘毅罪状,称其与刘藩、谢混同谋不轨。谢混被下狱赐死。谢混死后,其妻晋陵公主也被迫与谢家离婚。
主要成就
谢混在东晋末年和殷仲文首倡山水诗,沈约在《宋书·传论》曾称“仲文始革孙许之风,叔源大变太元之气”。但二人写作山水诗的成就不大,玄言成分依然相当浓厚,描写技巧也不够成熟。至刘宋谢灵运,终于以清新的山水诗取代了枯燥的玄言诗,完成了诗风的变革。
谢混的诗作《游西池》一反玄言诗风尚,对东晋诗风的推移具有一定影响力。学者胡应麟认为他的诗句“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可与谢灵运“池塘生春草”、“清辉能娱人”等名句媲美。而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则在《诗品》中将谢混的诗定为中品,并称谢朓的诗“源出于谢混”。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