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盖苏文的后代子女情况如何 有关于他的姓氏考证是什么样的
渊盖(603年—666年),又名渊盖金(渊姓),扶余人,是高句丽(古代中国东北扶余民族建立的政权)末期非常具有争议性的铁腕军事独裁者。
后代情况
长子渊男生
唐高句丽人,字元德。渊盖苏文长子,入唐后因避讳唐高祖李渊名而改称泉男生。
乾封元年(666年),嗣立为莫离支。与二弟渊男建、渊男产不睦。嗣位初,出巡国中,以渊男建、渊男产摄政。二人遂发兵逐之,渊男生率所部契丹、靺鞨军走保别城,遣子渊献诚致书附唐。授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安抚辽东大使、持节。随即被征入朝,加辽东大都督、封玄菟郡公。
总章元年(668年)随李勣攻平高句丽。以功进位右卫大将军、晋爵卞国公。
仪凤二年(677年),奉诏安辑辽东,颇能安民。
仪凤四年(679年),卒于任、年四十六。“帝为举哀,赠并州大都督。丧至都,诏五品以上官哭之,谥曰襄,勒碑著功。”(《》)
次子渊男建
唐高句丽人,渊盖苏文次子。
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年),与弟渊男产逐兄渊男生而自立为莫离支。
总章元年(668年),联合新罗的军队讨伐高句丽,大将率军击败渊男建。渊男建逃回平壤。高句丽王高藏命令渊男产率领首领九十八人,持白旗向唐军统帅李绩投降。渊男建拒绝投降,紧闭城门坚守,还多次出兵向唐朝军队出击,不过。后来他将一部份军事任务交由僧人信诚,但信诚其实是渊男生派遣到渊男建身边的间谍,在五日之后信诚大开城门让唐朝军队攻入焚城,渊男建企图自杀但没有成功。被俘虏之后随高藏、被灭的百济国王扶余丰等一同被献俘于唐都长安太庙。唐高宗认为他是举兵抗拒的元凶,下令处死,后因渊男生的求情改判流放至黔州(今重庆市彭水县)。
渊男建死于流放地。
三子渊男产
唐高句丽人,渊盖苏文子。
乾封元年(666年),与其二兄渊男建逐长兄渊男生,拥立渊男建为莫离支。
总章元年(668年),唐联合新罗攻伐高丽。城将破,奉王命持白幡帅首领九十八人,至唐军统帅李勣军前请降。入唐,授司宰少卿,仍加金紫光禄大夫员外置同正员。
圣历二年(699年),授上护军,万岁通天三年,封辽阳郡开国公,迁营缮监大匠员外置同正员。
大足元年(701年),卒于第,年六十三,葬洛阳平阴乡。
姓氏考证
盖苏文是中国东北少数民族政权高句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唐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时任高句丽东部大人的盖苏文发动政变,杀害高句丽王高武,立高藏为王,自任莫离支(相当于中原王朝的宰相)。在他执政期间,对内残酷统治,国人不堪其苦;对外积极备战,进攻新罗,挑起战端,并且拒绝唐中央政府的停战告戒,在辽东归属这一历史遗留问题上与唐发生激烈矛盾,由此引发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亲征辽东直至高宗总章元年(668年)消灭高句丽等一系列历史事件。由于唐征辽东之役中著名的安市之战和建安之战都发生在营口地区,所以至今营口地区很多文物古迹、民间传说都与这段历史有关。盖苏文也就成为营口民间家喻户晓的名字。
,对于盖苏文这一历史人物的姓氏,人们的认识却很模糊,民间传说认为他(读做“葛”),并衍生出盖苏贞等“家族”成员,至今在营口的大石桥和盖州一带人们还对盖苏文之妹盖苏贞镇守青石关的故事,青石岭附近还留有所谓的“盖苏贞墓”。
但考诸中国正史文献,则记明确载盖苏文姓泉。《新唐书·高丽传》记载“有盖苏文者,或号盖金,姓泉氏。”《》卷198记载“高丽东部大人泉盖苏文弑杀其王武。”同书卷201又载“乾封元年,高丽泉盖苏文卒,长子泉男生代为莫离支。”可见,“盖苏文”只是名字,而不是姓名,他的姓名全称应为“泉盖苏文”,并且他的三个儿子也“泉”长子泉男生,《新唐书》有传“泉男生,字元德,高丽盖苏文子也……弟男建、男产知国事。”次子泉男建,史书也有记载,《资治通鉴》卷201“泉男建遣兵袭其营,左武卫将军薛仁贵击破之。”
泉男生兄弟及其后裔的墓志已大多在洛阳郊外邙山附近出土泉男生墓志的志盖篆书“大唐故特进泉君墓志”; 泉男产墓志的志盖题篆书曰“大周故泉府君墓志”; 泉男生之子泉献诚墓志未见志盖,志石首题“大周故左卫大将军右羽林卫上下上柱国卞国公赠左羽林卫大将军泉君墓志铭并序”; 泉献诚之孙泉毖墓志亦未见志盖,志石首题“唐故宣德郎骁骑尉淄川县开国子泉君墓志铭”,
从上述文献记载及出土实物来看,盖苏文家族姓“泉”,似乎没有可怀疑的余地。,朝鲜出版的历史著作《朝鲜通史》则写做“渊盖苏文”,学者徐炳国所著的《高句丽帝国史》、中国台湾学者柏杨所著《中国人史纲》等也都写做“渊盖苏文”。那么“泉”与“渊”究竟哪个才是本字呢?
要弄清这个问题,就要涉及到中国古代的避讳制度。在中国古代,凡是的名字一律都要回避,“犯讳”的地名、官名、人名乃至动物名都要改换为一个与之相近的字。在,为了避讳唐高祖李渊的名讳,将“渊”字大多改写为“泉”(另有少数改作“深”)。陈垣先生在《史讳举例》中有详细的考证,现撷取改“渊”作“泉”的史讳数例以证之
1、《·列女传》“宋庭瑜妻,隋著作郎彦泉之后也。”彦泉当是彦渊,避唐讳追改。
2、《·地理志》“阳平郡清泉县。”清泉,本清渊,避唐讳追改。
3、《·张湛传》“敦煌深泉人也。”深泉即深渊,避唐讳追改,唐以前不名深泉也。
4、《旧唐书·地理志》“临清,汉清泉县。”清泉,汉本名清渊,唐人避讳追改。
5、《·献帝纪》“兴平二年,杀光禄勋邓泉。”同书《五行志》作“邓渊”,此作泉,章怀改。
渊盖苏文所姓之“渊”,无疑冲犯了唐朝的国讳,在唐朝文献中被改写做“泉”, 至于渊男生兄弟,作为高丽降将在唐朝做官,更是要“入乡随俗”,老祖宗的姓氏也大不过朝廷的禁忌,只好改“渊”姓“泉”了,所以在他们的墓志上才会出现“泉君”的字样。
通过上述考证,我们可以看到,“渊”才是盖苏文真正的姓氏,“泉”是唐代为避讳李渊名讳所改写的替代字,至于民间流传的“盖”(葛)则更属于无稽之谈了。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