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伦是谁?与皇位失之交臂的清末宗室
宣统三年(1911年)5月,清政府实行所谓责任内阁制,成立由十三名国务大臣组成的新内阁,以庆亲王爱新觉罗·奕劻为总理大臣。十三人中,满洲皇族占九人,官僚仅四人,时人称之为“皇族内阁”。在这个以庆亲王奕劻为总理大臣的内阁中,宗室爱新觉罗·溥伦任农工商大臣,孰不知仅仅一年多以后,这位皇族内阁中的重要成员就转而依附袁世凯,并在之后赞同袁世凯称帝。
爱新觉罗·溥伦,满洲镶红旗人,道光帝长子隐志郡王奕纬的长孙,贝勒载治第四子,袭封“贝子”爵位,时称“伦贝子”。1875年1月,帝崩于北京紫禁城养心殿,时年仅19岁。英年早逝的同治也给大清带来了建国以来从未遇见的难题——他本人没有留下任何的子嗣。按照祖制“如无子嗣,准将近族之子,过继为子”的规定,和朝中众亲王、大臣们开始在宗室之中特色可以继承皇位的人选。为了便于自已之后依然把持朝政,慈禧决定选择年龄幼小的宗室子弟以便之后易于掌握。当时的意见主要以立“溥”字辈的宗室子弟(溥伦时年一岁)和“载”字辈的宗室子弟为主(慈禧提出),也有人提出奕訢的儿子载澄(但慈禧害怕小叔子奕訢之后争权)。若立下一代“溥”字辈的话,慈禧将升格为太皇太后,就失去了继续垂帘听政的理由。所以,立自己的外甥,时年四岁的载湉为帝,是为,溥伦就这样与皇位失之交臂。
八岁时,溥伦袭封“贝子”爵位,后加贝勒衔。成人后以皇族宗室而特受重用,与孙家鼐共同担任资政院(清末的议会准备机构)总裁,这时的他三十三岁,正值盛年。1904年3月,贝子溥伦率清帝国代表团离京出席美国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受到了美国总统西奥多·的接见。在这次出访中溥伦开阔了眼界,应邀参加了各种庆典,带去的瓷器、茶叶、丝绸、地毯等几乎销售一空。溥伦向各地华侨和记者表示了自己急图自强、振兴国脉以改变积弱局面的决心,并表示自己归国后一定在教育方面努力,《纽约时报》评价溥伦为清皇室中“最为民主的成员”。但朝局并不是由他这样的宗室所能左右的,随着宣统三年(1911年)“皇族内阁”(实为维护专制)的成立,中国一丝君主立宪制的希望也就此破灭。
1912年2月,宣统帝溥仪下诏退位,延续两百多年的清王朝宣告灭亡。嫌当总统不如当皇帝过瘾的袁世凯,开始酝酿洪宪帝制。就在那时,前清的贝子溥伦竟然向袁世凯劝进,袁世凯大喜,立即封溥伦为参政院长,许亲俸,溥伦成了拥戴袁世凯的大功臣。但袁世凯的这一闹剧没有持续多久就一病而死,此后溥伦又转而支持逊帝溥仪,其子毓崇成为了溥仪的侍卫官。1927年1月,爱新觉罗·溥伦病死于北京,时年五十三岁。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