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文化 >
清朝名将杨遇春征战无数 为什么他一次都没有受伤呢
传统文化 2022-07-08 10:19传统文化www.ettschool.cn
在冷兵器时代,两军兵戈相向,只要是战斗了,那就难免有死伤的情况,有时候一些大将就算身负重伤,也必须上阵杀敌。历史上有很多有名的将领,比如,比如他们都是年轻的时候就参军打仗,有些业绩之后开始领兵,每一个都经过大大小小几十场甚至上百场的战役,身受重伤的情况也不少。一般情况下,身上伤疤越多的将领,证明军功越高。因为一上场,他们的火气就上来了,恨不得直接策马入前杀个痛快,但是一些胆小的人就会紧缩在战场后方,自然不可能立下什么军功。
而在清朝的时候,就有一位将领,名叫杨遇春,说起这个名字,不少人会联想到,在几十年后,也有一位叫杨遇春的将领,他是红军的叛将,后来成为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但我们今天的此杨遇春,非彼杨遇春,我们今天说的杨遇春,是清朝的名将,在时期,年仅19岁的他,就成为了人。
在嘉庆年间,杨遇春奉旨清理天理教,有一次他带着不到一百人去勘察地形,结果却遭遇了堵截,敌方有近千人,在属下们惊慌失措的情况下,杨遇春却丝毫不惧,只身一人冲了敌军之中,属下们见自己的上司这般勇猛,于是就紧跟着他也上千冲杀,最终杀出一条血路,用敌方二百多人的性命突出了重围。这还不算完,在冲出去后,杨遇春点兵,结果少了两个,这两个战死在了刚才的战斗中,杨遇春气不打一处来,又带着这些人杀了回去,硬生生抢下了那两位死去的兄弟的尸体。
而这,就是杨遇春身经百战却毫发无伤的根本原因。他为了属下如此卖命,属下自然也会给出相应的回报。杨遇春不私自贪污军粮,打起仗来更是冲在最前面,这让当时很多他的部下引以为傲,所以手下们更是心甘情愿的用自己的肉身替杨遇春挡枪,这样一来,除了铠甲外,杨遇春还有一层“肉墙”,自然是刀枪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