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临终前为什么要对诸葛亮说君可自取?他是什么意思?
还不知道对说君可自取的用意是什么的读者,下面学习方法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蜀汉,三个月后,刘备不顾等大臣的劝阻,执意出兵东征孙吴,虽然在战事初期,刘备取得了较好的进展,蜀军曾一度占领秭归,只可惜蜀军跨境作战时间太长,军心不稳,在刘备防备松懈之际七百里,就此彻底葬送了蜀汉大批精锐。刘备战败后退至鱼复,改此地为永安,并修建永安宫,驻兵镇守于此。只可惜一年以后,刘备重病不治,他深感自己大限将至,于是将诸葛亮从成都叫到了身边,准备托孤。
刘备在床上对诸葛亮称,诸葛亮的才学是曹丕的十倍,定然能成就大事,若他的儿子刘禅可以辅佐,则希望诸葛亮尽心辅佐,若刘禅没有这个才能,诸葛亮可自取。当时诸葛亮,跪倒在地,称他自己定当竭尽所能地辅佐刘禅,至死方休。在此之后,刘备将刘禅唤到跟前,命刘禅待诸葛亮如同父亲一般。后世人为,刘备在临终前对诸葛亮说的“君可自取”,其实并不是希望诸葛亮在刘禅不才时自己成为帝王,而是要诸葛亮将刘禅架空,再做其他的选择,比如从两个子嗣中进行选择。事实真是如此吗?
从字面意思上来看,“君可自取”本来就是让诸葛亮自己做蜀汉之主,要知道这可是在托孤,刘备断不至于让诸葛亮自己去揣测他话中的意思,说的话定然是浅显易懂。如果刘备要诸葛亮再选别人,大可说“君可另选”,否则话说的越太含糊,越不利于诸葛亮今后的行事。
更何况当时刘备也明白他的两个儿子年纪更小,如果刘备真的知道其中一个儿子比刘禅更优秀,他大可让诸葛亮直接对这位更优秀的儿子进行辅佐,而不需要由诸葛亮来进行抉择。毕竟轻言立废之事,不利于蜀汉的长期发展。而且刘备在此前的话中也说得很清楚,诸葛亮的才学胜过曹丕十倍,他将诸葛亮的地位与另一个国家的帝王摆在了同一层面上,其中的意思非常简单,那就是要诸葛亮自立为帝。
笔者认为,刘备在托孤这件事上并没有什么阴谋论,他把政权的延续看得比子嗣的延续重要,他绝不可能杀掉一个可以帮助蜀汉稳定的国之重臣,也就绝不会在帐后埋伏刀斧手了。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