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丁魁楚死因的说法有哪些 有关于他的评价及轶事是什么样的
丁魁楚(?—1647年5月8日),字中翘,号光三,河南永城马牧乡丁老家人,明末大臣。
历史评价
温睿临“以区区之粤,而柄国者宝赂如是,不以之佐国用,而以之资敌,且抢扰之秘,而弃君营私,其杀身夷家,不亦宜乎!”
相关争议
丁魁楚为大明昭宗首辅大臣,在明末清初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人物,在正史杂史中有诸多记载,关于其死因亦有多种说法
殉国说
在丁魁楚故居地永城马牧丁老家族人中一直传说丁魁楚被清军所逼,背着小朝廷投海殉国,其忠心气节日月可鉴,极为壮烈。此种说法代表着丁氏族人对先辈的美化,带有其强烈的感情色彩。据史料记载,南明一个由丁魁楚拥立在肇庆称帝,由于清军的步步紧逼,后逃至梧州,辗转流落至缅甸境内,后被缅甸王俘虏,献给,被吴杀于昆明。
降清说
此种说法是最常见的一种说法。在《》中有明确的记载,说丁魁楚“善事权要”,在国难当头的时候,不思抵抗,在岑溪挖石制砚,大敌当前,为自保投降清将,后为李成栋所杀。清 《圣武记.》亦有记载: “丁魁楚降於成栋 , 成栋杀之而有其孥贿”。此说疑点有二其一是《明史》是学者张廷玉主编,体现清代统治者思想,是对遗臣丁魁楚存有偏见,极尽侮辱构陷之能事,与其他材料上记载丁魁楚勤政爱民,肃贪平冤相悖。其二是既然丁魁楚已经降清,为何还杀之,屠戮全家,于情不合。
战死说
清王夫之《永历实录.卷一》载“三月,丁魁楚败死于大藤峡”。《永历实录·丁魁楚传》载“魁楚独与其宠将苏聘率标兵千余人,据岑溪县。清兵至,战不胜,魁楚见杀”。清顾炎武《明季三朝野史》载“丁魁楚屯兵岑溪,虏招之,不听,乃水陆设伏,战于藤江。魁楚中箭死”。《台湾外记·卷六》载“请建都设御,令丁魁楚屯兵岑溪。成栋遣人招之,不肯降;乃伏兵与战,矫败退藤江;伏起,魁楚中箭死”。以上材料明确说明丁魁楚没有投降,而是战死。
轶事典故
丁魁楚自幼入学读书,聪明过人,能出口成章,人们都夸他是“神童”。七岁那年,他和六岁的侄儿丁睿跟随父亲丁懋绩到县城游玩,在县衙遇见邵可立。邵见两个孩子眉目清秀,,很是可爱,便指着公堂房顶上的屋兽叫他们口头描述一下。启睿望了望,不假思索地说“张其牙而舞其爪,俨然人见而畏之矣。”接着,魁楚不慌不忙地说“居栋梁之上,受雨露之恩深矣。”县令听后,大加赞叹。
丁魁楚十二岁那年,到县城参加童子试。这天,天上布满了乌云,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地上满是泥泞。他手里打着伞,脚上穿着钉底靴,走进县衙大院。恰巧被站在走廊下的试官肖其贤看见了。肖见是丁魁楚,知道他才思敏捷,便顺口吟道“丁相公,穿钉靴,丁钉入地。”魁楚抬头望去,见是试官,便应声答对“朱天子,戴珠冠,朝天。”朱天子,指的是。试官见状,深知他志气不小,十分惊异。于是又指着县衙后院一座叫韩公楼的高楼,叫他作一首诗。魁楚略加思索,遂高声吟道“韩公楼,楼最好。气象巍巍镇云表。仰观星斗灿,俯视乾坤小。试看万里动风色,聊将一笑登烟皋。”试官看他天分很高,不由满面笑容,表示佩服。这次考试,丁魁楚考取第一。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