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徐庶的能力如何 他真的是不献一策的吗
真的是不献一策?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徐庶,字元直。颍川郡长社县(今河南长葛东)人。生卒年不详,有碑存于彭城。
青年时期的徐庶也是个愤青,喜欢练剑行侠仗义,帮别人杀了仇人后开始了“侠客行”。后来拜入儒门之下,班里同学嫌弃他过去是个武夫,渐渐被排斥,后来徐庶折节学问,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文人、谋士。
徐庶为人豪爽,谦虚有礼,虽是文人却没有文人的酸腐之气,傲气,还有一身好武艺。由于看不惯当地的贪官为民除害犯了官司才隐姓埋名到处游历,与等人相遇。关张二人同样是看不惯当时的官场才和刘备起势的,从这点上看关张二人更加认定徐庶是同道中人,再加上徐庶的才学更是另二人钦佩不已。
从演义的角度,出身经历也注定了关张二人在起初看得起徐庶,却看不起诸葛亮了。诸葛亮可以说把文人的小气发挥的淋漓尽致,有诸葛亮在刘备军中几乎就没有其他名士的存在。
事实上,是一个傲人,是一个狂人。刘备,两个兄弟大雪天在门外面忍着摆谱,心中自然是老大不痛快。所以诸葛亮后来虽然通过几场战役让关张二人了解了自己的才能,但始终不能让二人心服口服。
纳谋士之计从颍川搬取了徐庶的老母,并由程昱模仿徐母的笔迹伪作家书骗取徐庶投曹。徐庶为报刘备知遇之恩,走马荐诸葛。到许都后徐庶被其母痛责,徐母并在气愤之下自杀身亡。从此徐庶“一言不发”,终生不为曹操设一谋。
太和二年(228年),诸葛亮率军北伐,听闻徐庶与石韬官职都不太高,于是感叹道“难道是的谋士太多了吗,为什么不重用徐庶与石韬两人呢?”诸葛亮的感叹至今让人不解,因为在真实的历史上,“剧本”有些不一样。
那么在真实历史上,徐庶的能力是否真的那么强?到了曹操身边,他就真的一言不发吗?
徐庶在《演义》里的经历还是较为贴近史实的。不过,曹操抓走徐庶的老母并非是程昱的计谋,而是在建安十三年(208年)中被曹军俘虏。
黄初四年(223年),曹操刚刚过世3年,曹丕继位,徐庶在魏国被任命为右中郎将、御史中丞。
解开谜团的线索,其实就在右中郎将和御史中丞上。
徐庶的统兵能力强吗?看看右中郎将是个什么官。
中郎将在时期设立,分“五官、左、右”,权力依次递减。到了末年割据,几乎各州州牧、刺史都会给手下的领兵将军封过这个官。结合东汉末年的战乱与群雄割据,中郎将的待遇与权力差异也很大。到了,中郎将基本就是五品或五品以下了。进入到北宋时期,中郎将就是个虚职、名誉,后来彻底被废掉了。
那么,右中郎将在三国时期的官职有多大呢?
它介于将军和校尉之间,九卿之下的下属官职,你说它是领导可以,不算领导也行。它属于宿卫侍从,说白了就是武将中的臭老九,秘书中的古惑仔。比如蜀国,是副军中郎将,关平是典军中郎将......,就封徐庶的这个官职来讲,侧面反映统兵能力并不强。
徐庶到了曹营真的“一言不发”?看看御史中丞是什么官。
同样,这个官还是秦朝时期的发明。其实秦朝的统治体系基本都沿用到了之前,虽然官名时不时的会变化,职能大体相同。时期废御史大夫,以御史中丞为御史台长官,后历代相沿。到了曹操这里曾改御史中丞为宫正,取其纠弹百官朝仪的职掌而言。等到曹丕成了魏主,又把老爹那套推翻了,又叫回御史中丞了。
中丞是台、府的长官,御史其实不必过多解释了,满朝文武就属这个人话最多。演义中说徐庶到了曹营“一言不发”那是纯属虚构的,到了魏国尤其是曹丕时期,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话匣子。
,徐庶相较于演义来讲,经历大体相同,但就个人情感和政治取向其实还是有较大差别的。通过正史来看演义,也是希望大家能够更加客观的了解事件的真相。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