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松的生平怎么样?名将之后,平定“万历三大征”中
名将之后,平定“三大征”中的两征,且看李如松的传奇人生。下面学习方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李如松,正经的将门之后,他爹就是大名鼎鼎的,常年奋战在辽东边境一线的辽东总兵,李成梁总共生了九个儿子,李如松排名老大,也是完美继承他衣钵的一名虎将。
李成梁常年在边关打仗,一个赫赫有名的武将对于儿子的教育自然是从娃娃抓起开始学军事,于是年少的李如松就跟着父亲学习兵法知识。李成梁的声望和地位摆在那,再加上李如松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了武。
他很快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官职部指挥同知,从三品,这个职位可能是别人奋斗一辈子都不一定能够得到的官职,李如松轻轻松松地就得到了。此后李如松因为战功一再升迁,到“万历三大征”第一征的时候已经升任至总兵官,全权负责此次宁夏之役的讨逆工作。
在李如松去之前,明军已经接连吃到了败仗,包括在内的明军将领都未能率部平息此次叛乱,李如松去了之后,仔细分析了战场形势,决定对外阻击敌军的援军,达到围困敌军于宁夏城的目的,然后利用地形优势,放水淹没宁夏城,双管齐下宁夏城内部很快便因弹尽粮绝士气低下。
李如松再率部攻进已是一团散沙的宁夏城,叛军首领拜很快投降,自此宁夏之役宣告全面胜利。,李如松也是个狠角色,按理说,拜已经投降,兵家有云,杀降不详,李如松不管这套,灭了拜的全族。
在李如松奋战在宁夏战场的时候,朝鲜又开始不太平了。日本的在统一全日本之后,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了朝鲜,试图征服朝鲜之后以朝鲜为跳板对大,万历接受了主战派的主张,决定出兵朝鲜讨伐日本。
对日本的出兵,明朝第一次只是派了祖承训带了三千兵马前去,虽然这是辽东铁骑的精锐部队,但毕竟寡不敌众,祖承训的部队中伏大败。于是,万历很快指派刚刚结束宁夏战役的李如松作为主将,指挥“万历三大征”中的第二征。
李如松率部很快来到平壤,驻守平壤的是日本名将小西行长。李如松在进行第一轮的炮火攻击之后,指挥明军开始攻城,小西行长的部队也是硬骨头,与明军在城墙上,一时间,双方伤亡惨重,明军迟迟攻不下。
李如松立即下令,攻不下斩首,攻下的给予黄金重赏,与此,李如松在前线亲自督战,李如松的弟弟亲自率部爬城墙,都毫无畏惧,明军在两位主将的激励下,,勇猛无比。压垮城内日军的一根稻草是城南的失守,化装成朝鲜军的明军骗开了城门,顾此失彼的日军终于溃散,明军攻入城内。
城内的日军仍然负隅抵抗,明军伤亡增大,李如松立即下令,停止攻击,围三缺一,把南面给日军留出来,走投无路的小西行长于是趁着天黑率部从南面突围。李如松之所以把南面留出来是有道理的,南面是一条结冰的江,等到日军从上面过的时候,伏击的明军立刻用炮火轰炸江面,结冰的江面裂开口子,吞噬的日军不计其数。经其平壤一战,日军被歼灭一万余人,李如松威名远播日本、朝鲜以及明朝。
随后向朝鲜内部开进的明军与日军陷入了对峙局面,日军人数是明军的四倍,明军无法大展拳脚,日军不敢出战,双方都在试探,战场陷入了僵局。在李如松了解到龙山大仓是日军军粮的所在地之后,派敢死队一把火烧掉了龙山大仓,日军的口粮被烧得干干净净,粮草都没了,还打什么仗?
自此日军被迫签订了停战协议,李如松一路高歌猛进,先后收复了京城、庆州。短短的四个月,李如松便率部收回了大部分被日军占领的朝鲜土地,抗击援助朝鲜战争又一次取得了全面胜利。
战死沙场,这是李如松的结局。抗倭战争后的他回国,接过了父辈的旗帜奉命镇守辽东,在一次与的战役中,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人,李如松没能突围,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万历皇帝对于李如松十分欣赏,听说他的死讯之后,非常伤心,赐“忠烈”并为他立祠。李如松的一生,虽是成荫父辈初入官场,但自身军事才能卓著,率领部队赢得了“万历三大征”中的两征,军功无数,,无愧于一代名将的称号。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