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战国著名军事家,被称为秦军克星
今天学习方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正所谓方显,在战国那个中原的年代,华夏大地上诞生出无数的军事奇才,而李牧便是战国时期军事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和三人合称为。他强调将帅的独立性,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代言人,曾创造出两个战争史上的典型战例,多次在他手下吃亏,被人称之为秦国克星,是战国末期,赖以支撑危局的护国柱石,但可惜赵国自毁长城,李牧死在了他拼命保护的国君手里。
李牧最早是赵国的边境守将,驻扎在赵国北部的雁门郡,负责抵御内蒙古地区的匈奴,因为地理位置特殊,所以他可以自设官吏僚属,当地的租税也可以直接被用作军费,他对自己的部下和当地民众关爱倍至,每天都会宰杀牲畜犒劳士兵,深受将士的爱戴。但由于他在对匈奴的作战方针上主要以防守为主,每次匈奴来犯,他便快速收拢人马退入营垒,让匈奴空手而归,这样虽然保存了物资和实力,但却被赵王认为是李牧怯战,一怒之下把李牧召回,由其他将领代替。从那之后,每次匈奴来犯,赵军都会主动迎敌,但赵军根本就打不过擅长骑射的匈奴人,每次出战都以失败告终。
无奈之下,赵王只能用李牧,李牧上任后故技重施,不与匈奴交战,让匈奴连续好几年都一无所获,在匈奴心中,都把李牧当成一个胆小懦弱的人,从而对赵军产生轻敌的心理。时机成熟之后,李牧先是诱引匈奴来犯,随后佯装败退诱敌深入,在匈奴上当之后,李牧布下的奇兵迅速张开两翼将匈奴包围,运用多兵种协同作战,歼灭匈奴十万多人,在一至于此后的十多年里,匈奴人始终不敢再接近赵国边境。而这次的灭匈之战,也被列为战争史上步兵全歼骑兵的典型战例。
在北部边境安稳之后,李牧被召回朝中任职,当时的赵国,赵奢、蔺相如已经去世,而廉颇因不满的冷遇转投,李牧成为了朝中唯一的可用之臣。公元前233年,秦将桓齮领兵攻赵,赵王紧急任李牧为大将军,指挥所有赵军,南下抗秦。
李牧率领赵军主力在宜安与秦军对峙,他采用与廉颇一样的策略,高筑壁垒坚守不出,秦军派军进攻肥下,意图逼迫李牧出兵救援,但令秦军没有想到的是,李牧并没有率军救援肥下,而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趁着秦军主力在肥下,率军袭击秦军大营,俘获了留守的秦军和所有辎重。秦将桓齮率军回救,李牧将赵军主力放置于两翼,待秦军与赵军正面交战时,立即指挥两翼主力夹击秦军,秦军大败,此战被奉为战争史上的经典歼灭战。
公元前232年,秦军兵分两路攻赵,被李牧各个击破,多年间,秦军除了王翦之外,其余名将几乎被李牧给揍了个遍,屡次重创敌军没有败绩,堪称是秦军克星。公元前230年,秦军在灭掉之后,恰巧此时赵国发生干旱、地震和瘟疫等天灾,秦王政遂提前发起了灭赵战争。公元前228年,秦军派出名将王翦与李牧对峙,两人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相互攻守,秦军无奈只得使用反间计,派人去邯郸散布谣言说李牧欲联合秦军叛赵,昏庸的赵王未加证实便将李牧召回,用赵葱代替李牧,信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李牧接到命令之后,为了社稷和百姓,并没有领命,赵王便设计将其捕获杀害。
李牧被杀之后,王翦再无敌手,于河北邢台大败赵军,赵葱战死,随军一鼓作气拿下邯郸,俘虏赵王。一代名将忠心为国,没有死在战场上,却死在了自己一直拼命保护的君王手里,而赵王也为他自毁长城付出代价,被秦王政流放到上庸的房龄深山中。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