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此人再狠一点的话 清朝皇帝就很有可能求和投降了
今天学习方法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安西王李定国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每个朝代的末期都是各路枭雄纷争,或为己、或为民,打着不同的口号想自立称帝,明末清初时期自然也不例外,就有这样的枭雄建立了,而他的手下则有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立下战功无数。在灭亡后,此人若是再狠一点,皇帝可能就求和投降了,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明朝末年,由于天灾人祸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多地的农民纷纷,其中最优秀的两支队伍就是与张献忠领导的义军。李自成我们不必过多介绍,在1644年攻打入北京,逼得皇帝自缢而亡,也宣告大明王朝的终结。
而张献忠则是继李自成之后,在崇祯三年起义的队伍,南征北战了十四年,在崇祯十七年,也就是1644年崇祯死后,张献忠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开始称帝,封四个养子为王,孙可望为平东王,为抚南王,李定国为安西王,艾能奇为定北王。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物就是张献忠的养子之一,安西王李定国。李定国在十岁时就随,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并且骁勇善战,取得了不错的战绩,张献忠称帝的时候,李定国才24岁,成为张献忠的一员爱将。
当时的李定国身高八尺,相貌英俊,做事有度,在军中以宽容和仁慈而出名,作战时则一马当先,英勇无比,被人称为“”或“万人敌”,是大西军中智勇双全的战将。
《永历实录》记载“长八尺,眉目修阔,躯干洪伟,举动有仪度”,在军中“独以宽慈著”。“临阵陷坚逐,死不置,名为小尉迟”。骁勇超逸,更称万人敌”。
可见李定国年纪轻轻都有大将之才,所以后来他能被世人称为“军神”也不足为怪了。
清军入关后,张献忠战死,李定国也认识到反明的失误决定,便率领部众与当时的南明合作,继续参与抗清斗争。
公元1652年,清廷命定南王孔有德进攻贵州,命吴三桂进攻川南,清廷想要用两路夹击之策,实现对大西军抗清基地的包围。李定国率步骑八万和五十头战象出征。临行前订约法五条不杀人、不奸淫、不抢财货、不宰耕牛、不放火,并且抢在援敌之前,从枫木岭渡江直取宝庆,消灭清军五千。
之后又兵分三路合攻桂林,很快攻克全州,李定国当机立断,命令部队勿入全州,与自己合兵推进,直趋严关。孔有德又率精锐来攻,李定国使用战象为先锋,清军马匹受惊,孔有德大败而跑,李定国乘胜追至桂林,将城包围,孔有德自焚而亡。
李定国以明巡抚徐天佑守桂林,又率军北上直捣湖南,守将沈永忠弃城逃跑,以至于后来李定国在湖南时,还没到达攻打的城池,清军就已经望风而逃,只留下一座空城。
之后又派兵攻打广东西北部,东进江西,李定国自七月出兵以来收复两个州,十六个郡,大概有三千里的土地重新回到手里。《永历实录》记载“兵出凡七月,复郡十六,州二,辟地将三千里”。
湖广接连战败,清廷大为紧张,连忙派了经略湖广、云贵、两广,趋长沙。之后又派敬谨亲王尼堪任定远大将军,率领、八固山共十五万精兵意欲夺回湖广之地。
面对强敌,李定国淡定地调兵遣将,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尼堪攻打衡州,李定国在蒸水率军出击,采用伏击战术,佯装败退,尼堪紧追不舍,追至演武亭,一声炮响伏兵四起,团团围住尼堪,李定国手举,将尼堪一劈两半,清军失去主帅,大败而逃。
李定国出征不足一年,纵横数省,收复湘、桂,击败清军数十万,两次大捷使清廷一听到李定国的名字就感到害怕,甚至还有放弃西南各省与李定国平分天下讲和的打算。
《晋王李定国列传》”清君臣闻警,上下震动,闻定国名,股栗战惧,有弃湘、粤、桂、赣、川、滇、黔七省与帝媾和之议”。
由此可见李定国确实是文治武功的奇才,只可惜他的心肠太软,过于仁慈而在新会失去了最佳的战机。永历帝被吴三桂绞死,他一气之下病死在勐腊,留下了遗憾的一生,若是再狠一点,清室则是另一番景象了。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