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初期封王的五个汉人是谁 他们的下场是什么样的
今天学习方法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满清封王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满清初期,为了瓦解汉人反抗的精神,表面上对汉人那是不遗余力的封赏,光封王的就有五个,其他如公侯伯子男更是数不胜数;这个封赏中的含金量究竟有多少,估计只有当事人才知道了。
不管怎么说,能被封王的还是挺少的,来看看这五个人究竟都有谁?立过什么功劳?下场又如何?
TOP、1 (1633年投金)
原为毛文龙部将,毛文龙死后,于1631年发动吴桥兵变,1633年投降后金。1636年,受封为恭顺王,出征朝鲜、锦州、松山等地。汉军成立时,被编入汉军正红旗。入关后,随追剿农民起义军,镇压了江南各地的抗清斗争。1649年改封定南王,出征广西。
孔有德在随后一年时间中几乎占领了广西全境,但表面风光的背后却是强弩之末。1652年,南明西宁王李定国率东路军收复湖南大部,并南下广西,直趋桂林。孔有德亲自率军前往兴安县严关,扼险拒守,明军以象阵大破清军,取得严关之战的胜利。
孔有德狼狈奔回桂林,下令紧闭城门,惶惶不可终日。李定国乘胜追至桂林,将城包围。七月初四,明军登云梯攻城,孔有德额头已中一箭,他自知走投无路,便令其妻妾上吊自杀,自己在王府纵火,北向再拜,自刎而死。其子孔廷训逃跑过程中被明军俘获,仅有一女逃脱。
TOP、2 (1633年投金)
原本也是毛文龙的部下,毛文龙死后,耿仲明被调隶山东巡抚麾下。1632年为孔有德内应,攻陷登州,自称总兵官。1633年,和孔有德一起渡海降后金。1636年被封为怀顺王,隶汉军正黄旗;1644年随清兵入关后,镇压农民起义军;1649年改封靖南王,与、合称清初三藩。
耿仲明自从归降了清朝之后,多次跟从外出征战,这些出征都和孔有德在一起,从未独自出征的时候。1649年开始耿仲明与孔有德分道出兵。孔有德南下攻打广西,耿仲明与尚可喜征讨广东。耿仲明率领原有的兵马二千五百人、新增兵七千五百人,合为一万人,以徐得功为左翼总兵,连得成为右翼总兵。
就在耿仲明打算大显身手、整军出发的时候,刑部上奏耿仲明的部下梅勒章京陈绍宗等放纵自己的部下私自藏匿逃人,触犯了逃人法,论罪应该被杀。原本清廷说应该宽大处理,绍宗等人也免于死罪。,在1649年11月,来不及知道清廷宽大之命的耿仲明走到江西吉安的时候自缢而死。
TOP、3 尚可喜(1634年投金)
尚可喜原本也是毛文龙的部下,而且还是毛文龙的养孙,不久之后毛文龙就被杀了,与孔有德和耿仲明不同的是,尚可喜迅速镇压了兵变,并迎黄龙复出视事,黄龙为表达感谢,当即提拔尚可喜为游击。
后来由于已经降清的孔有德和耿仲明引后金兵攻陷旅顺,黄龙兵败自杀,留在旅顺的尚可喜妻妾及家眷侍婢数百口也全部投水而死。新上任的沈世魁对其怀恨在心,并伺机报复。尚可喜孤家寡人一个,于是降后金,并掠广鹿、大小长山、石城、海洋五岛军民万余人,然后携麾下诸将、辖下五岛军资器械航海归金。
尚可喜戎马一生,身经百战,转战数万里,为清王朝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在历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年间,晋封为平南亲王。值得一提的是,在攻打广州的时候,由于南明两广总督杜永和拒绝投降,尚可喜等围困城池长达10个月,最终攻下城池,大肆屠杀城中居民,后世称为“广州大屠杀”。广州城当时人口大约40万,死难者约五分之一。
在后来的“”的时候,尚可喜的儿子跟随吴三桂一起反清,尚可喜坚决拒绝反叛清朝,于是被尚之信软禁了起来,在软禁期间死去,闻讯震悼,赐曰“敬”。尚可喜的后代,也是清初五汉王中待遇最好的,第二个儿子承袭平南亲王,第七个儿子官至,娶和顺公主。
TOP、4 吴三桂(1644年降清)
吴三桂是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崇祯皇帝登基,开武科取士,吴三桂夺得武人。不久,吴三桂又以父荫为都督指挥。后来又晋升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
1644年降清,在中大败,封平西王。1649年,吴三桂镇守云南,引兵入缅甸,迫缅甸王交出南明永历帝。1662年,吴三桂杀南明永历帝于昆明。同年,晋封为平西亲王,与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广东平南王尚可喜并称三藩。
1673年,康熙下令宣布撤藩,吴三桂自称周王、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发布檄文,史称“三藩之乱”。没几年就被康熙剿灭了,儿子,皆死。
TOP、5 孙可望(1657年降清)
1630年,张献忠在陕北起义,出身贫苦的孙可望参加义军,被张献忠收为养子,改。成年后,勇敢、狡奸,每遇敌,他率部下沉着应变,被军中呼为“一堵墙”。因为他识字,又机灵,很受张献忠器重,为张献忠四个养子中之长子。
1644年8月,张献忠在成都建立,孙可望位列群将之首,以平东将军,另加监军,节制文武。张献忠在川北牺牲后,孙可望与李定国等率大西军余部南下攻占云贵一带,坚持抗清。后改投永历政权,以武力挟制永历朝廷。
孙可望为谋封秦王,击杀南明大学士三十人,并与大将李定国不合,导致内讧。公元1657年,孙可望从贵州引兵入云南,攻打李定国,因部将倒戈不敌李定国。孙可望向清军投降,引清兵入四川、贵州,隶属汉军正白旗,被封义王。
公元1660年11月20日,孙可望死了。官方的说法是病死,真相如何颇有疑义。清初史家就说孙可望是“随出猎被射死”;或者说“封为义王,寻被酖”;但此时孙可望家族还有价值,王位被承袭,在永历帝被杀,李定国病逝后,孙可望家族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于是待遇逐渐降低。
1666年朝廷下令将义王孙征淳(孙可望第二个儿子)的年俸由五千两减为三千两。1670年,孙征淳病死,其弟孙征灏请求袭封。经议政王、大臣会议,降封为慕义公;孙征灏死后,其子孙宏相再降袭一等轻车都尉。公元1771年,清廷终于决定“孙可望子孙所有世职,嗣后不必承袭。”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