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向高为何一边对抗魏忠贤,一边夸赞魏忠贤?
今天学习方法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最忌惮此宰相,而他为何一边对抗魏忠贤,一边夸赞魏忠贤?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说起的宰相很多人都会想到和,不知道大家是否对一位名“”的宰相有所了解。叶向高也是明朝名臣,曾经两度入,并且一段时间内阁只其一人,成为唯一的宰相。
叶向高任职期间,且不说内政,对外驱逐,摧毁荷兰入侵者企图霸占台湾的意图。东沙大捷是明朝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抗倭斗争,虽然沈有容为主功,但却是识人善任的叶向高推荐的。
说起来叶向高和倭寇之间还有很深的因果关系,叶向高出生于嘉靖三十八年。这一年倭寇入侵福建,福建沦陷。
当时叶向高的母亲尚在孕期,肚子里怀的就是叶向高。因为倭寇劫掠的关系,匆忙离家躲避倭寇,最终在路旁麦草堆里将叶向高生出来。而长大之后的叶向高多次摧毁倭寇阴谋,也是因缘。
叶向高当内阁首辅的时候,帝已经长期不理政事。不仅国家大事不过问,就连不少重要的官职都空缺着,对下达的命令甚至不能传达,君臣之间很有隔阂。
这些情况严重到什么地步呢?只拿朝臣空缺来说吧,作为辅助理政的内阁,一般除了领头羊内阁首辅外,还需要几名阁臣。每当处理国家大事的时候,阁臣们互相探讨意见,拿出最佳方案。在万历朝,叶向高却有过内阁只其一人的情况。
万历帝不理事,却又宠爱爱妃之子,冷落太子,对国家继承传序不益。太子甚至已经七八年没有听过讲学,接受过系统的教育。而对于爱子福王,却多有优待。福王已经到了前往封地的年龄,万历帝还找各种理由挽留福王。甚至曾经下诏说“福王庄田不到良田四万顷,就不就藩。”
面对这些问题,叶向高多次直言上谏,请求恢复太子讲学。甚至为了让福王按规矩前往封地,做出扣留圣旨以及归还圣旨的事情。尽管万历帝不斥责叶向高,甚至表面上还一副重用礼待的模样。但实际上,叶向高奏请的事务,十条最多有两三条同意。
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叶向高多次提出辞职,并最终回到家乡,不愿理事。
光宗和熹宗继位,都曾多次下旨召叶向高入阁,叶向高都回绝。还是后来又明确下诏,命令叶向高必须回到内阁,叶向高才来到京城,出任内阁首辅。
明熹宗初期,朝中贤才良臣不少,他自己也想有所作为,所以政治比较清明。坏就坏在明熹宗识人不明,后宠幸、魏忠贤这种小人。特别是魏忠贤,为了揽权利用熹宗宠信,大肆打压权臣,。
当时有不少正直的大臣,都受到魏忠贤的清理,甚至很多差点丢了性命。叶向高每次都会尽力解救这些被魏忠贤陷害的忠臣,得罪魏忠贤。
朝臣都依靠叶向高对付魏忠贤,所以魏忠贤常常与叶向高争锋相对,甚至一些小事都拿出来说道责备。这些都是叶向高对魏忠贤的抗争,那么何来夸赞一说呢?
天启五年,杨涟上疏弹劾魏忠贤的二十四大罪状。叶向高看见之后,认为魏忠贤根基牢固,不是铲除的时机,甚至很有可能己方受损严重。于是一面压着这件事,一面上疏夸赞魏忠贤,说他勤劳,安抚魏忠贤。后面还表明,如果皇帝对魏忠贤他宠爱,那么盛名之下很难保全,请求解除魏忠贤的一些大权。
杨涟弹劾一事,最终被魏忠贤得知,于是就牵扯出一系列的人。而叶向高因为率群臣对抗叶向高,还曾多次营救人,于是被魏忠贤点为东林党魁,被罢免。回乡之后,病重去世。
这里还需一提的是,嘉靖之后,明朝党争严重。从万历朝任内阁首辅起,叶向高就致力于平衡各方势力,不过最终落得里外不是人,后世评价也不高。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