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功劳卓著却为何惨遭杀害 他到底动了谁的奶酪
为什么还是被杀害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在中国古代史上,我们经常会看到功臣被杀的记载,而被杀的原因多半都是功高震主,说白了就是让内心产生了不安感,被杀也是必然。这不仅是权力的问题,而是人性的问题了。人人都有危机意识,权力越大地位越高的人危机意识则更强,高高在上的皇帝更是如此。相反,拥有的越少的人其危机意识则越弱,比如乞丐,我们经常看到乞丐随便捡一些东西吃饱之后靠着墙就睡了,而且似乎无忧无虑,换做平常人那就不同了,比如我们会担心捡来的食物是否干净,靠墙睡是否会着凉,等等。而乞丐不会有忧虑或危机意识,主要是因为他本身就一无所有,所以他也就无牵无挂无所担心失去什么了。这刚好与皇帝杀功臣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不过在战国时期,有一位牛人,他倒是没有让皇帝,实际应该是国君产生危机意识,而是让的权贵们产生了危机意识。让一群人产生危机意识比让一个人产生危机意识更可怕,,这位牛人得到的结局也极其悲惨。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位牛人,以及他功劳卓著却为何惨遭杀害,他到底是动了谁的奶酪,而又是如何用16个字就说透其中原因的。
此牛人即名将吴起,说起吴起,我们就会想到“常胜将军”或《吴起兵法》这样的一些符号,那么史载中的吴起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吴起出生的时间是战国初期,他是人。卫国虽然是个小国,还是很出人才的,比如法家的代表人物和李悝、战国时期最厉害的大商人、的得意门徒子路、战国中的和聂政等,他们都是卫国人。
不过吴起这个人的人生很有戏剧性,他出身巨富之家,按照我们一般人的理解来看,家财万贯就该幸福知足了。但吴起偏不,他热衷的事业不是坐在钱堆里经商或享受人生,而是登入庙堂辅佐君王成就天下霸业。当时想步入政坛,也是需要门路的,不是你说你行就有人用你的。吴起为此花费了很多钱去走路子,结果搞得家资耗尽也没有搞来。吴起的行为引起了很多人的嘲笑,史载吴起非常羞愤,拔剑杀掉了三十多个嘲笑他的人。哎妈呀,真是,吴起这心志真是够坚硬的。
吴起杀了人,那是犯法的,为了躲避抓捕,他得跑路了。不过在跑路之前,吴起扑通一下跪在母亲的膝前立下誓言,他说“母亲,请相信我,我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的如果我做不了卿相,我就绝对不回卫国。请恕孩儿不孝,母亲,您多保重,儿告辞了。”
吴起离开了卫国后,就寻思如何来实现自己的抱负。当时儒学名气极大,吴起就投奔到孔门曾申那里去学习儒术。后来吴起的母亲去世了,有人给吴起捎来了信,但吴起因为当年的誓言坚决不回卫国。可是一向重视伦理道德的孔门曾申却有意见了,他认为吴起是个不孝之人,而孔门以忠孝为本,岂能容留不孝之弟子?把吴起驱逐了出去。
吴起心中仍然只有自己的梦想,而此时他也发现儒术虽然听起来很好听,并不适用于当时战争不断的诸国,他就干脆抛弃儒术,改学兵法。吴起天生将才,在兵法上悟性极好,造诣很深。后来,他凭借自己的军事才能先后在三个国家工作过,第一个是,第二个,第三个则是楚国。
吴起在来到楚国之前,已经很有名望了,他在鲁国时,受到鲁穆公重用作为主将击败了的大军。他在魏国时,立下的功劳极其显赫,攻占了秦国的河西地区,又以五万新兵打败了秦国五十万的大军。创立了在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或叫武卒制。吴起后来投奔楚国之后,受到了的重用。吴起在楚国将干出更大的事业,他也将在这里让自己的人生在辉煌时刻落幕。
此时的楚国是个弱国,或者说三晋强大,对楚国构成的威胁极其严重。三晋和楚国打过好几仗,楚国方面惨败不断,而且丢城失地,损失惨重。楚国已经无力招架,被逼到了只能用重金作为条件来联盟秦国,方得以缓存。而就在楚国危难无比的时刻,上天给楚国送来了一员天神般的奇才,即吴起也。当时楚悼王兴奋异常,以非常高的规格接待吴起,还任命吴起为楚国令尹。这个令尹可不是个一般的官,根据史载,在时代,楚国最高的官职即令尹,令尹的权力有多大呢?这么说吧,这个官职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除了楚国国君之外,令尹就是楚国最高长官,而且是军政集于一身。对于吴起来说,做了楚国令尹,算是实现了他离开卫国时对母亲发下的誓言不做卿相,誓不回卫。
那么吴起既然做了令尹,那就要干出点成绩给楚悼王来看。他究竟做出了那些成绩呢?按照史载的情况来看,吴起的功劳之大,主要体现在两个大方面第一是变法,史称。第二是在军事方面。
吴起变法对于楚国的效果不亚于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吴起变法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制定法律,在法律面前,无论贵族还是百姓,人人平等,一视同仁;二是对封君的贵族利益进行了重新分配,目的是保护楚国的国家利益;三是裁员,降薪,目的是节约国家的财富,然后用来富国强兵;四是强化宣传,凝聚官民人心,增强国家的荣辱意识;五是建楚国新都城郢。
吴起变法对于楚国的效果极其明显,使弱秦变强秦,吴起变法也同样使得弱楚变强楚。在吴起变法实行之后,楚国面貌,很快就强大了起来。而楚国强大最直观的表现则是军事上的不断成功第一方面是,吴起变法后的楚军很强大,南征百越,连战连捷,疆土一下开拓到了洞庭湖一带。第二个方面是楚军在对外战争上的强悍,击败了当时的强国魏国大军,引起天下诸侯的。
有史学家做过推测,如果吴起在楚国的变法能够延续下去,那么统一天下的到底是秦是楚,就成了未知数。可惜的是,吴起没有商鞅那么好的命运,因为楚悼王死得早,吴起就失去了变法的后台支持。不仅如此,他还在楚悼王去世的时候,被楚国贵族趁机杀掉,并且死后尸体又被车裂。
那么吴起对于楚国而言,功劳如此巨大,为何却得到这样一个惨剧?数百年后曹丕在一首名为《煌煌京洛行》的辞赋中对于吴起之死用16个字进行了说明。即“祸夫吴起,,西河何健,伏尸何劣。”这16个字的意思大约就是吴起这一生总是与灾祸同行,而他本人则总是心智偏差(为达目的有点不择手段)、而寄希望过大或对自己要求过高,而你看他做西河守将时多么勇武强健,杀得虎狼之师狼狈不堪,到了被楚国贵族射杀时又表现得多么懦弱和可悲啊。
其实曹丕这16个字评价还是极为准确的,吴起本人的经历也确实如此。他为了谋得功名,杀过两次人,第一次是杀了嘲笑他的人,第二次是为了取得鲁国老板的信任,竟杀了自己的妻子。这两处行为就足以说明吴起在心理上的“智小”。吴起在楚国搞变法,虽然成效显著,但也有急功近利之嫌,为了急于显示功劳,而忽略了贵族们的情绪,则暴露了他在政治上的“智小”。这正是“智小”之心难撑“谋大”之局。
作为一员百战百胜的名将,本该有勇烈的气概或气节,但吴起在临终之时的表现却令人叹息。他因为搞变法动了楚国贵族们的奶酪,贵族们都对他恨之入骨,遂就趁楚悼王去世之际射杀吴起,而吴起为了活命,就逃到楚悼王的尸体旁边,拔出箭扎在楚悼王的尸体上,然后大呼别人射楚悼王,这种行为真的是太有失气节了。楚悼王对于吴起而言,那是有知遇之恩,正因为他对吴起的保护和重用,才成就了吴起在楚国的成功。吴起“伏尸何劣”的行为,实在是对楚悼王的大不敬。难怪吴起死后,还被楚国贵族们对他的尸体进行“车裂之刑”。总的来看吴起,在军事上,他是当之无愧的名将、军事家,但在政谋上和德行方面,却,甚至令人失望。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