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期间出现的诡异现象 立太子之前皇后都会死掉
北魏的皇后为什么会在立太子前死去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北魏是由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一个,也是时期北朝的第一个朝代。北魏上承魏晋,下隋唐,虽然没有统一中国,但在一统北方、推动发展、推动民族融合等方面也做出了不可抹煞的历史贡献。
在北魏时期,有一个怪现象,就是立太子前,皇后(生母)都会死去,为什么呢?我们看看《魏书·皇后传》中让人触目惊心的记载:
道武宣穆皇后,生明元……以旧法薨;
明元密皇后,……生太武……泰常五年薨;
太武敬哀皇后,……生景穆,神霞元年薨;
景穆恭皇后郁久闾氏,……生文成而薨;
文成元皇后,生献文……依故事……薨;
献文思皇后李氏,……生孝文帝,皇兴三年薨;
孝文贞皇后,生皇子恂……后依旧制薨;
孝文文昭皇后,后生宣武……暴薨。
薨,即是死的意思。在这份死亡名单中的她们,都不是正常死亡,背后的真相让人不寒而栗:她们都是被杀死的!这是一种残忍的传位方式——子贵母死,立子杀母。
开此先河的,是。当时,只有七岁(立为太子),而其母二十六岁,汉武帝在自知时日不多的情况下,赐死了赵钩弋,正是防止其干预朝政、成为第二。
那北魏为什么要制定这么残忍的制度呢?据《魏书·序记》记载,北魏在建国前,妇女的地位非常高,“母权制”的观念。北魏开国皇帝为了实现“父子家天下”,使子嗣彻底摆脱母权对皇权的威胁,干脆对太子的生母一杀了之。
,拓跋珪的考虑远不止于此,他的目的还在于清除外戚势力。拓跋珪对中原历史深有研究,“立子杀母”能直接防止外戚染指皇权;没有了“外家”,就没有来自这方面的威胁。我认为,拓跋珪希望通过这样做,达到离散外戚部落、防止皇权旁落、巩固皇族统治的目的。
,这种制度也有致命的缺陷,比如拓跋晃和元恂,这两位太子都死在了他们皇帝老爸的前面,那他们的生母岂不就白死了。再比如,生母被赐死后,那年幼的太子由谁来抚养?太子即位后,一样会对抚养他长大的人感恩戴德,高官厚禄的封赏必定就少不了,依然会有干预朝政的可能。
而且,在灭绝人性“子贵母死”的阴影下,还有一个可怕的事情,就是皇后嫔妃都不愿意生了。据《魏书·皇后传》记载,到了时期,竟然出现了“椒掖之中,以国旧制,相与祈祝,皆愿生诸王、公主,不愿生太子”的局面。
“子贵母死”的阴影笼罩在北魏宫廷长达100多年,沿袭了七代,直到公元512年,才被废除。我们已经知道,在北魏,皇后一个接着一个死去是因为“子贵母死”这种制度,但它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妇人干政的问题。不信你看,北魏的许多女强人如窦、常太后、冯太后、胡太后等等,都是出现在这个朝代。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