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帝上吊前,曾有两次挽救大明朝的机会吗?
今天学习方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明思陵简称思陵,位于北京昌平区天寿山,与周皇后及田贵妃之合葬墓,是明十三陵之一。回顾大历代的,其实还是一个比较勤政的帝王,特别是与他之前的三位皇帝相比,那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
比如,30年不上朝,多少朝廷高官,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也没见到皇帝本尊;更是白费,当皇帝不到一个月,就在床上归西了;更甚,爱木匠活,不爱江山,朝政都交给了代为办理。
所以,这么一看,崇祯帝在明朝算是非常敬业的皇帝了。他在位17年,工作认真负责,全年无休,对家人和下属也是管理甚严,为了减轻国家的财政压力,更是缩减后宫开支,就连皇后都要自己做饭织布,在历代皇室,也是堪称典范了。
但就是这样一个认真工作,勤政爱民的皇帝,却在公元1644年深夜,与到紫禁城外的煤山,找了一条麻绳,在一棵“歪脖树”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太监王承恩也自缢殉主。死前,在写下的遗书中,还不忘叮嘱攻进京城的,千万不要伤害民众。
数百年后,回顾这段历史,无不叹息、惋惜,也替崇祯鸣不平如果,当初他能把握住那两次翻盘的机会,或许,最终也不会落得个自尽的结局。那么,到底是哪两次翻盘的机会,足以改变崇祯帝最终的命运呢?
,来讲第一个机会。话说在甲申年的正月,李自成带领着他的农民起义军打入山西,预计再过两个月就可以攻进北京城了。那时候的形式,可以说是瞬息万变,大明王朝岌岌可危。面对李自成农民军的大举进攻,如何应对,成为了迫在眉睫最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崇祯在年初三,就把李明睿找来商讨对策。当时,李明睿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那就是举国南迁。他建议崇祯帝效仿宋高宗南渡,向南进行战略转移,让濒临城下的局势,能够得到一些缓解,让大明王朝能够有一个喘息的机会,以后还可以从长计议。
其实,李明睿的建议还是可行的,因为,大明朝之前就在南京设有,所有的政治体系都非常健全,中央的人过去就可以直接办公。而且,明朝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山东和江苏等地的形式还是比较稳定的,保证皇室人员的安全根本不成问题。
所以,与其死守北京,鱼死网破,倒不如,提早离开,另辟蹊径,等待的机会。其实,李明睿的这个建议是非常好的,如果,当时崇祯帝能果断抉择,统一南迁,或许后来也不用自杀了。但按照当时明朝法度,像迁都这样的大决定,皇帝要征得朝中各个部门的支持。
,此时的崇祯还有点小私心,他觉得这种迁都、弃陵的做法,有违祖训,害怕以后会留下骂名。所以,他希望这个建议能由群臣来提出,自己可以先假意推脱,然后,再,这样就最好不过了。
想到这里,崇祯立马召集众大臣商讨应敌对策,并且,以来试探忠臣。而各部领导也表示了对大明的忠心,愿为皇帝分忧,代替出征,但就是没有人提南迁的事。眼看着李自成就要了,崇祯又会意李明睿写个报告,把这个建议公开化。
但此时,却又遭到了时政要臣陈演的反对,并借此消息蛊惑人心,搞得人心大乱,甚至,说“南迁是别有用心,李明睿应该被处理。”虽然,崇祯帝在李明睿和陈演二人之间不断周旋、暗示,折腾了一个来月,,南迁这个事儿始终没有定下来。
转眼间,李自成的大军攻下了居庸关和昌平,攻进紫禁城是弹指一挥间的事儿了。这回,崇祯坐不住了,直接摊牌说“南迁的事儿,我决定了!”,这个时候却已经为时已晚,李自成的农民军已兵临城下,北京城已经被团团围住,皇帝插翅都难飞,更别提迁都了。
有时候历史也像泡沫言情剧一样,总有剧情反转的时候,就在人们都觉得大明这次死定了的时候,崇祯帝的第二次机会来了。
李自成突然递来了一封求和信,给大明王朝和崇祯帝以喘息之机。说实在的,李自成没什么文化,也没什么军事头脑,最多就是个给政府机关卖苦力的打工仔,对唾手可夺的政权并没有意识,也不知道自己一旦打入北京城后将得到什么。
所以,李自成很诚心地给崇祯帝写了一封求和信,说“只要把西北地区给他,,让自己采取高度自治的管理办法,不向中央打报告;,还要给他100万两白银做慰问金,自己也不白拿赏钱,会帮着大明抵御西北的外敌。”
这比买卖横看竖看,大明朝都超级划算啊,再说了,现在崇祯帝也别无选择啊,既然李自成主动抛出橄榄枝,那就赶紧接啊,总比被人攻进城,灭了好吧。,这次机会,崇祯依旧没有把握住。众臣面对这封求和信都不敢表态,没有人愿意就割地赔款的事儿发表意见。
所以,他们更多的是,有发表贼人言论的,有慷慨陈词准备的,有要跟北京同生死、共命运的等等,但就是没有人讨论李自成这份大礼到底接不接。最终,崇祯帝本想借着夜色偷逃出宫,但环顾北京城,没有一扇城门能打得开,逃得了。
,这个孤独无助的末路皇帝,只能只身一人登上煤山,选择了一条不归路。而更戏剧性的是,他才死了三个小时,李自成就杀入了紫禁城,捣毁了金銮殿。而那些在会上大放厥词的忠臣、领导们都在做什么呢?他们第二天就伏倒在李自成的长矛之下,俯首称臣了。
明朝灭亡后,李自成命人将朱由检及皇后周氏合葬于田贵妃之墓,为拢络人心并改名思陵,使思陵成为明十三陵中唯一一座帝后与妃嫔合葬之陵。思陵附近亦有明思宗朱由检的贴身太监王承恩陪葬墓。清帝、帝时,亦曾为王承恩立碑以嘉许其忠贞殉主。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