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建宁公主是什么人?她是什么下场?
还原真实的建宁公主,的下场真是可怜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学习方法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提到建宁公主可能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里面那个又机灵又活泼还惹人喜爱的建宁公主,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真实的历史上,还真存在着这么一个公主,只不过她不是的妹妹,她是的姑姑罢了,她是的第十四个女儿,哥哥是当时的帝。
在建宁公主十三岁的时候,她的皇兄,当时的皇帝顺治帝,就为了笼络,不惜以牺牲自己妹妹的幸福为代价,打破了满汉不能通婚的规矩,把她用于政治联姻的用途嫁给了吴三桂的儿子。,公主就算是联姻也大多数会被嫁去蒙古,而建宁公主堂堂一个公主的身份却被嫁给了一个汉人,由此也可以看得出来在皇帝和心中,她的地位是有多么的不重要。
但婚后她其实并没有嫁去云南的吴家,而是和吴应熊一起留在了北京,说是留在京城任职,其实说白了就是朝廷怕吴三桂有不轨之心,要把他的儿子吴应熊借着赐婚的由头控制在清廷手里当做人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两个人在京城不断地被皇帝各种加封,说是黄恩浩荡,不过就是做给吴三桂看的,让他看看朝廷对他和他的儿媳妇有多好,要他时刻感念皇恩,不要生出什么不轨的心思,更不要想着去造反。
说起来两个人的小日子在北京过得也算是和和美美,也挺逍遥自在的。朝廷一再的对他们加官进爵导致两人生活的又富裕又安逸,过得十分舒心。而且人家两个人不仅日子过得好,夫妻两个人的身体也都很好,已经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还没有什么事情,本来都可以就这样一起白头到老的。相比于那些要么在青年时就因病去世的公主,要么就是远嫁蒙古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就守了活寡的公主们,建宁公主的小日子不知道要幸福了多少倍,更何况她还和驸马生了个儿子。
原本他们的幸福生活是可以继续下去的,谁能想到吴三桂放着舒适的小日子不想过,丝毫不顾及远在京城的儿子和,皇帝给了他和他们家那么多封赏还是不行,非要搞点事情。以反清复明为理由,挑起了“”,还自己把自己称为兵马大元帅,竖起白色大旗,留起头发换了衣服。
康熙一看给了他那么多好处他居然还是不知好歹地要造反,随即大怒决定与他决一死战,这个时候,留在京城作为人质的吴应熊就倒了大霉了,盛怒之下的康熙皇帝为了鼓舞一下自己这方士兵们上阵杀敌的士气,当即就决定要杀了他和他的儿子来祭旗。可怜的建宁公主只能哭着来宫中找太后求情,说自己的丈夫这么多年一直待在京城里怎么会知道吴三桂谋反,况且这几年来他对朝廷都十分的衷心,根本不可能和他父亲串通起来谋反朝廷啊。而且他们的儿子更无辜,压根都没和吴三桂见过几次,根本没有感情,虽说那是吴三桂的孙子,但也是皇室的外孙。
可怜的建宁公主哭着请求太后帮忙说情饶了她的丈夫和儿子,可是太后却表示,她也没有办法,为了大清的利益着想,只能牺牲掉他们,即使他们是无辜的也必须要死。况且太后一直是一个政治家,她做事永远都会以王朝的利益为第一首要目标,从不会为儿女私情而改变。更何况建宁公主既非她亲生又不被她喜欢,从被嫁去的那一天开始,建宁公主就注定成了一个悲剧的政治下的牺牲品
在她的丈夫和儿子被处死后,康熙经常下召关心她,可是这又有什么用呢,在她心里,康熙杀了她的丈夫杀了她的儿子,又要她表现的一副的样子,表现得好像为了大清的利益,她就应该牺牲自己的幸福,杀了她的丈夫和儿子也是理所应当的。
从这以后,她只得自己一个人孤独苦闷地度过每一天,在她看来丈夫和儿子都没有了,纵然有再多的富贵再多的荣华又有什么用呢。如果可以选择她一定不愿再生在帝王家,如果她寿命短还好,可惜在丈夫和儿子死去后过了几十年她才死,这几十年她只能相伴,来度过余生。过了漫长的三十几年,带着内心的凄凉,她因为生病离开了人世。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