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龙做了什么让清朝人口超过了3亿?还奠定了康乾盛世
他冒死夺走洋人一根藤,竟让中国人口突破3亿,还奠定了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学习方法网小编告诉你。
刚从明末大乱世的泥沼中挣扎出来,初期的社会生产秩序得以恢复,再经过两代人的励精图治,到一朝大清帝国已经是一番太平盛世,最主要的佐证就是乾隆一朝人口出现爆发式增长,中国人口破图三亿大关。人口急速增长,国家储粮的压力随着激增,若没有高产的农作物,如何来养活这么庞大的人群?到时候庞大的灾民数量将成为颠覆清王朝的一大隐患。
清政府是幸运的,有人为清政府找到了一种高产的、足以养活数亿人的农作物,它就是红薯。红薯这种农作物对土壤、雨水、肥料的要求都不高,是正儿八经的放养植物,偌大个中国只要有土的地方,红薯都能茁壮成长。正是红薯的推广种植帮助解决了粮食问题,也奠定了康乾盛世,甚至 有人戏言所谓的康乾盛世其实应该叫红薯盛世。不过,红薯并不是本土作物,红薯的引进要感谢一个人,是他冒着生命危险从西班牙人的枪炮下夺走一根红薯藤,才最终将红薯移植到中国。
这事得从时期说起,当时有个叫陈振龙的福建读书人,屡次考举不中便有些,索性不考了了,跟着老乡下南洋经商。吕宋(也就是现在的菲律宾)是陈振龙经常落脚的地方,这里的海外商人也多,不过吕宋是西班牙的,西班牙人对这里的管控很严,特别是对从西班牙引入过来的农作物管控更严。而陈振龙偏偏对一种农作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就是红薯,当地人叫朱薯。
陈振龙发现朱薯这个东西,相当耐干旱,搁哪都能生长,而且不用煮熟就能吃。陈振龙觉得这玩意对自己的家乡有很重要的意义。福建那地方多山,土地相对贫瘠,而且没有高产易种植的农作物,老乡们一碰上灾年就得饿肚子。陈振龙想着如果能将朱薯引入自己老家福建,肯定是一件功在千秋的事情。想要把朱薯带回中国,陈振龙面临的最大难题是西班牙人,想要带走朱薯种,西班牙人肯定是不答应的。于是陈振龙一边学习朱薯的种植方法,一边想辙如何将朱薯带出吕宋。终于,陈振龙把朱薯藤编入藤篮当中,躲过了西班牙人的检查,顺利地将朱薯藤带回了中国。
陈振龙在家乡试种朱薯取得了令他满意的成果,朱薯迅速适应了家乡的土壤,解决了粮荒问题。此事也惊动了官府,朝廷将此事层层上报,中央政府感觉抓住了救命稻草,立即命各地府衙对朱薯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事实证明朱薯能够适应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对改善当时人们的农作物结构起到了积极意义,从国家层面上讲,朱薯解决了清政府的粮食危机,乾隆皇帝是最大的受益者。乾隆皇帝为推广朱薯,每餐必吃朱薯并赞“好个红薯!功胜人参!”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