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究竟是乱世奸雄还是治世能臣?为什么人们对他的认知都是&ldq
究竟是乱世奸雄还是能臣?为什么人们对他的认知都是“奸雄”?接下来跟着学习方法网小编一起欣赏。
曹操,一个在乱世之中统一北方、创立的奠基者,在历史上人们对于曹操的评价颇受争议。人们对于曹操的反面印象是狡猾奸诈、生性多疑、狠毒残忍,曹操在位期间,实行,修治水利,减征赋税,倡导文学,统一北方,结束北方的战乱。
名士许劭曾评论曹操“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从此“奸雄”便成为人们对曹操的认识。曹操真的是乱世奸雄,还是治世能臣?
诸侯崛起
东汉末年,由于中央政府政治黑暗腐败,宦官干预朝政,对地方的控制越加衰弱,而人民饱受剥削,加上瘟疫的发生,于是纷纷起来反抗,发动大规模的叛乱,这就是最著名的黄巾之乱。
时代的动荡不安,也使地方豪强有了崛起的机会,他们一开始靠着自己的财力组织军队、招揽谋臣虎将保家,后来就逐渐演变成拥有私人武力的军阀,如曹操、、父子、、等人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崭露头角,对于这样的情况,中央政府也是无能为力,反而需要他们维持地方稳定。
公元189年,董卓率军进京讨伐十常侍,此后董卓操控中央政权,以此号令天下诸侯,这也使得中央政权的日渐衰弱,加速中央政权的灭亡。最终董卓在洛阳把持政权、滥杀臣民、纵容士兵搜刮财物、奸淫妇女的种种行为激怒天下诸侯,导致天下诸侯会盟攻伐董卓。
曹操最大的“污点”
《##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由中国(又称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编撰。与《》、《汉书》、《志》合称“前四史”。
据《后汉书·刘虞公列传》记载,公元193年,曹操因为其父被徐州牧陶谦的手下杀害,产生了报复的行为。在攻下徐州之后,对徐州百姓大肆屠杀,造成数十万百姓遇难。,曹操的徐州大屠杀仍有争议,也不少人对此事件持怀疑的态度,认为曹操并没有屠徐州或者遇难人数不符合史实。
而《三国志·二公孙陶四张传》记载”初平四年,太祖征谦,攻拔十余城,至彭城大战。谦兵败走,死者万数,泗水为之不流“。《三国志》里说徐州大屠杀的遇难人数只有几万人,而不是《后汉书》的几十万人。有可能记录历史的的是本朝人,不敢得罪曹操,也有可能是《后汉书》记录的数据出错,毕竟隔的时间比较久,只能靠当时的各种史书资料和对人物的了解来判断,究竟谁更可靠,现在已经无法证实。
不管屠杀多少万生灵,对于是的平民百姓,曹操屠徐州行为的残忍程度不可想象。对于当时的徐州平民来说,不论是惨死于屠刀之下的,还是侥幸逃出一条生命的,曹操对他们来说更谈不上可爱,而是深入骨髓的可怕,咬牙切齿的可恨。
曹操为报家仇可以理解,乘机可以理解,追究凶手的责任可以理解,甚至陶谦知情不知情追究他的连带责任也可以理解,但无论如何,这责任是追究不到手无寸铁的徐州百姓头上的,不分男女老幼几乎全部杀光,这实在是罪大恶极,这也是曹操最受人争议的地方。
挟天子以令诸侯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控制了刘协,并迁都许县,挟天子以令诸侯。
在此之前向曹操指明了今后的战略方针“逢天子以令不臣”,劝曹操早日进兵,将天子控制在手中,以取得政治上的主动,并强调今日不取,他日天子必将落入别人的手中。后来,曹操每次征战、赏罚都借着天子的名号,正可谓“出师有名”“赏罚分明”啊!
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绍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都,官渡之战的序幕由此拉开。
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击破袁军十万。这个战例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曹操以其非凡的谋略和勇气,写下了他军事生涯最辉煌的一页。建安七年(202年),袁绍因兵败忧郁而死,曹操乘机彻底击灭了军事集团,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又征服,至此,战乱多时的北方实现了统一。
战后,曹操在袁绍大营发现许县及军中的某些人员,曾写信向袁绍表态,他下令将信件全部焚毁,以示安抚反侧。
在历史上,像曹操这样集雄才大略和奸诈诡秘于一身的性格是颇具典型意义的。历史上许多成功的帝王如李世民、等,也同样具有这种性格。正确评价曹操,也许是正确了解中国历史的一把钥匙。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