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方皋是什么样的人?让黄庭坚都如此感叹
“人中难得九方皋”这个让如此感叹的九方皋到底是什么人?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学习方法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名作《马说》中的话,我们由此知道了伯乐这个人物。韩愈的《马说》虽然表面说的是“马”,实质谈的是“人”。文章以马为喻,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视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其实,历史上与伯乐齐名,与识别人才相关的还有另一个重要人物九方皋。可以说,今天大多数人都知道有伯乐而不知道有九方皋,看来名人的推荐真的很重要。也不是绝对没有名人为九方皋说话,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就曾感叹过“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这句话简直就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翻版,可见九方皋与伯乐一样,都极为稀有。
“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一联出自黄庭坚的《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一诗,原诗如下
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
宋 黄庭坚
前日幽人佐吏曹,我行堤草认青袍。
心随汝水春波动,兴与并门夜月高。
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
酒船鱼网归来是,花落故溪深一篙。
这首诗写于1071年春天,黄庭坚在治平四年(1067年)登第后,被任命为叶县尉。县尉是个很低的职位,俸禄也少,不足以养家。而不巧的是黄庭坚到官又误期,因而受到上级官吏的谴责,所以几年来他一直。四年后的春天,他便辞去叶县尉职务,并写下这首诗,表达的便是得不到赏识欲归湖山的心情。诗中最为人称道的便是“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一联。那么,令黄庭坚如此感叹的九方皋到底是什么人呢?
九方皋,春秋时期著名的相马大师,在整个中国历史上无人能出其右,曾受伯乐推荐,为秦穆公相马。他相马的本领比伯乐更高一筹,令伯乐佩服不已。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据《》记载当伯乐年老的时候,秦穆公对他说“您的年纪老啦,能不能再给我推荐一个善于相马的人呢?”于是伯乐为秦穆公推荐了九方皋。穆公召见了九方皋,派他外出找千里马。过了三个月后,九方皋回来报告说已经在沙丘那边发现一匹好马。穆公问是什么样的马,九方皋回答说是一匹黄色的母马。于是穆公派人去沙丘取马,取回的却是一匹黑色的公马。穆公很不高兴,把伯乐召来,对他说“你给我推荐的那位相马人太让我失望了,他连马的黄黑、雌雄都分辨不清,又怎能鉴别马的好坏呢?”
伯乐听后惊叹道“他竟然高明到这种地步了!这正是他比我高明不止千万倍的地方啊!像九方皋所看到的已经不是马的外表,而是马的内在了。观察到它内在的精粹而忽略它的表面现象,洞察它的实质而忘记它的外表只看他所应看的东西,不看那些不必要的东西;只注意他所应注意的内容,而忽略他所不必注意的形式。像九方皋这样的相马,真的已经达到了神乎其神的的地步,已经没有人能够超过他了。”后来经过验证,那匹马果然是一匹天下少有的骏马。
九方皋相马的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时要有所舍弃才有所专注,要将获得的感性材料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样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九方皋相马的道理与识人是一致的,正可谓,。人的才能并不是外表能够反应出来的。,社会上据有这种眼光的人又有几人呢?黄庭坚是与齐名的文学家,无疑其才能是堪当大任的,岂能甘于一个小小的县尉之职?,当时又有谁能够发现人才、识别人才呢?这也难怪乎他要感叹“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了。
千年以来,这联诗不断被人所推重,不仅仅是它对仗工整,更在于它引起了人们的共鸣。由此看来,发现人才、识别人才,任用人才,是由来已久的社会问题。所以,任何时候,世上不缺千里马,缺的是伯九方皋。所以,愿我们的身边能够多些伯乐,多些九方皋!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