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要对蜀汉灭亡负多大的责任?错用一人,让蜀国付出惨痛代价
错用一人,让蜀国付出惨痛代价,蜀汉灭亡姜维有多大责任.下面学习方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末年,魏蜀吴三分天下。曹刘孙三家独大,并引得众多谋臣虎将为各自的志向,在所不惜。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有""和""之称的与。在新野,才请出了诸葛亮出山,为蜀汉大业殚精竭力。
而诸葛亮的关门弟子,就是标题中提到的姜维。姜维原本是曹魏阵营的人。后来被诸葛亮招降,一同为蜀汉绸缪未来。诸葛亮死后,姜维坐上了他的位子,替其为蜀汉保驾护航。姜维后来却因错用一人,导致了蜀汉的灭顶之灾。此人是谁?蜀汉灭国历史真相又是如何呢?
第一,姜维错用的那人或许是胡济。
或许胡济在三国这段历史中并不出名。但他对蜀汉的影响却也不小。据史料记载,诸葛亮的友人之一,便有胡济的一席之地。而胡济本身也是荆州的元老,与、等人都十分交好。
延熙十一年(公元248年),镇北将军王平逝世,时任中监军的胡济就被任用为,接手了王平都督汉中的责任。此时各国皆派有大将镇守疆土,南方有马忠,东方有邓芝,西方有张翼,北方自然是胡济。作为镇守疆域的大将,胡济的地位自然不同寻常。
而推测胡济是姜维错用之人的原因,依据便是延熙十九年(公元256年)时,姜维发动的段谷之战。此时邓艾率大军压境,姜维意图借此次战争抗拒曹魏攻势而胡济也作为镇西大将军参战。据《》记载
姜维深入,不待辎重,士众饥饿,覆军上邽。
也正是如此,姜维才求助于胡济。两人约定于上邦(今甘肃天水)会合。当姜维失去地利优势,进取上邦时,胡济却失约未至,导致蜀军士卒溃散,死伤甚众。这样的败绩,更加剧了蜀汉的灭亡速度。
第二,姜维错用的那人也可能是蒋舒。
众所周知,蜀国实力不强,又人才匮乏。在诸葛亮死后,姜维主持北伐期间,蜀国几无可用之才。后来姜维在选择驻兵汉中的大将时,挑中了傅佥和蒋舒。这两人曾多次随,并屡立战功。
而汉中一带本就是蜀汉要地,从前诸葛亮在时,派的是仅次于的大将镇守汉中,而诸葛亮死后,姜维就用了蒋舒,并派其镇守阳平关。接下来发生的事,就让人不得不觉得,姜维或许真的是识人不清了。
此时钟会率曹魏数万大军伐蜀,蒋舒见魏兵势大,于是骗傅佥说自己要出关迎敌,傅佥信以为真,谁知蒋舒出关之后却直接背叛了蜀汉,径直前往魏营投降了。原本阳平关就只有蒋舒和傅佥两人合力镇守,现在蒋舒跑了,傅佥最终也只能是寡不敌众,兵败战死。
汉中的阳平关一失,就相当于蜀汉中心被曹魏打开了一个缺口,大军占据阳平关后,可以直接深入蜀地,直捣黄龙,这样的结局,也算得上是为蜀汉的灭顶之灾了。如果姜维没有错用蒋舒,或许蜀汉还不会这么早灭亡。
第三,蜀汉最终被灭国,并不只是姜维的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国时期,无论是在刘备生前还是死后,蜀汉都是魏蜀吴中最弱的那一个。而在刘备和诸葛亮相继去世后,蜀汉更是步入了节节败退的境地。若论蜀汉惨被灭国的真实原因,姜维的战略谋划出错也只能算是原因之一。姜维虽数次北伐,导致蜀汉内部民力衰竭。但终究也有阻碍曹魏进攻的步伐。蜀汉最终的灭顶之灾,究其根本,离不开其内部的混乱和主君的荒诞。
大家也都知道,扶不上墙的阿斗而已。在刘禅继位后,诸葛亮也死了,他在《出师表》中推荐的忠臣谋士将才虎臣也都死的死,跟随姜维北伐的北伐,失去了管教,刘禅就开始了各种作死。亲小人远贤臣,重用宦官,任由其惑乱朝纲,将朝堂搅和得乌烟瘴气。
再加上蜀汉内部势力不统一,荆州等外来势力与益州本土势力相看两厌,刘禅又不知相互稳定、制衡之道,种种原因加在一起,综合作用之下,蜀汉就有了逃无可逃的灭顶之灾。所以说,蜀汉的灭顶之灾,并不仅仅是姜维错用一人的过失,而是多种因素的必然结果。
由此可知,三国里姜维错用的或许是蒋舒,或胡济,但无论是谁,都不是导致蜀汉灭国的真正原因。真正的原因。除了这一点之外,还有蜀汉内部的分裂,政治的昏暗,君主的无能,等等。
你是如何看待姜维的?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