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一心向汉,刘备又想复兴汉室!为何他帮的人是曹操?
一心向汉,又想复兴汉室!为何他帮的人是?学习方法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荀彧,字文若,末年著名政治家、战略家,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年少有名,南阳名士何颙见之惊叹“此子有王佐之才!”汉元年,荀彧被举孝廉,任守宫令,但不满的专横跋扈,弃官归乡,带领族人迁往。也曾辗转冀州,被奉为上宾,但他认为袁绍最终不能成大事,遂离袁奔曹,曹操大悦,称其为“吾之子房”。此后荀彧一直跟着曹操身边出谋划策,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而为其所忌,调离中枢,后来曹操赠送了一个空着的食盒给了荀彧,荀彧明白曹操想告诉他要“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但为了不违背他自己的遗愿,最终服毒自尽。荀彧一心向汉,辅佐曹操的主要目的是想是匡扶汉室,刘备打的旗号也是的“皇叔”,两人本应该是最佳的合作搭档,可为什么荀彧不投奔刘备?
得从荀彧的家世说起,荀彧出身颍川荀氏,荀子之后,祖父荀淑号为“神君”,以品行高洁著称,荀彧的父辈有兄弟八人,被称为“八龙”,甚至他的兄弟孩在曹魏集团颇有建树。魏晋时期,整个中原世家大族最有影响力的,要数颍川荀氏。在东汉末年门阀家族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里面,其实皇权的地位并不是特别的突出。与其说荀彧为了协助曹操,不如说在众多豪强中,旬氏一族认为曹操具有称霸天下的实力,所以荀家会帮助曹操。
荀彧曾被举孝廉,入汉朝为官,自然认为自己是汉臣,在扳倒董卓上出过一份力,弃袁投曹,是他认为曹操比袁绍更能兴复汉室,与他抱着同样想法的人不少,曹操的势力集团中也有不少忠汉的老臣,他们想借曹操之手“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有一个鲜明的例子便是建安元年(196),汉献帝从长安返回洛阳,在要不要奉迎天子的问题上,曹操集团内部发生了争执,多数人不同意迎接献帝,毕竟就是个“拖油瓶”,但在荀彧的建议下,曹操将汉献帝接到自己的身边,这也符合了曹操早期“匡扶汉室”的志向。
但或许连荀彧也没有预料得到,随着魏国的扩张,曹操的势力集团分为了三部分一部分是与夏为首的,坚持拥立曹操称帝,想要推翻汉室;第二部分是坚持兴复汉室,忠于汉朝大于曹操的汉室旧臣,荀彧就在其中,还有一部分眼看复汉无望,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只得明哲保身,既不支持也不反对的。曹操加封魏王已是大势所趋,这个时候荀彧竟敢站出来公然反对“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不宜如此”,惹怒了曹操,此时此刻,对汉室的忠心大于了家族的利益,固然可喜,但荀彧却遵循本心,就算自尽或许有的也只是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无奈,绝无后悔。
和曹操相比,刘备打着皇叔的旗号起事,在平民百姓中也许具有号召力,矗立百年的门阀氏族对之嗤之以鼻,属于有空名而无实力,加之蜀汉偏安一隅,比不上处于中原的曹魏,并不被其看好。所以,即便刘备打着汉室正统的旗号,可终归正统的在曹操手里,荀彧也不得不为曹魏谋划。
“士为知己者死”,荀彧弃袁奔曹操,是因为与袁绍相比,曹操更能实现他“兴复汉室”的期望,虽然曹操违背了当初的志向,但如果荀彧又弃曹奔刘,和“三奴”一般的不是一样吗?不仅会被刘曹集团的人不齿,更可能被天下人唾弃,这样的一个骂名是谁都不想去背的。,他只能继续选择曹操作为自己价值目标的实现者,其表面上是忠于曹操,但内心却是为了“汉祚”,可谓是。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