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办了两件事,违抗雍正忤逆顺治,他为什么这样做?
今天学习方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乾隆即位后,对他的兄弟以及宗室显示出了极大的宽容,这一点和帝有着很大的反差。即位不久,乾隆就谕令,对于那些贫困的宗室,分别等次给予赏赐。遇有婚丧等事,又赐给金银。史料中说“实体恤天潢,无所不至。”
乾隆帝对宗室的最大体恤,更在于他敢于推翻列祖列宗钦定的冤案,或予以彻底平反昭雪,或给予宽待。这方面的决定性措施,是在乾隆四十三年采取的。因为这个时候,乾隆帝开创了赫赫的“文治武功”,出现了“大清全盛之势”,群臣恭颂皇上为天纵英武的贤君明主,这也是乾隆帝采取重大行动的基础。
乾隆主要是推翻了皇曾祖帝福临钦定的睿亲王“叛逆”案,修改了皇父雍正帝钦定的阿其那、塞思黑“悖逆”案。
雍正帝即位后,为了打击集团,谕定皇八弟胤禩、皇九弟结党横行、窥窃大宝,犯了“悖逆”大罪,将他们削爵更名黜宗籍。乾隆帝对此虽然不敢地违抗皇父之旨,但却对其作了重大修改,认为二人“未尝无隐然悖逆之心,特未有显然悖逆之迹”,并声称雍正帝晚年“屡向朕谕及此事,辄愀然不乐,意颇悔之”,故现在谕令,“复其原名,收入玉牒”,两人子孙一并叙入。
尽管乾隆帝此举有违孝道,违背了雍正帝的意愿。但客观地说,这样做还是赢得了宗室的人心,也顺应了当时的朝局,起到了团结、稳定皇族内部的目的。这一点应该是值得肯定的。
所谓的睿亲王多尔衮“谋逆”案,是初期的一件特大冤案。和硕睿亲王多尔衮于顺治元年四月统军入关,打败、部农民军,消灭了,统一全国,使其年方六岁的幼侄福临从东北一隅的辽东王,一跃而成为入主中原的大清。
这样一位立下开国定鼎特大功勋的王爷,竟因恃功揽权位至皇父摄政王,而被顺治帝及其以权术见长得不坚定的支持者济尔哈朗视为眼中钉,一待其病故,即定其犯下“谋逆”大罪,掘坟焚尸削爵黜宗籍。其同母弟辅政虽也立下大功,并已先卒,也连坐降为郡王。
这个事件其实在当时就引起了朝野不满,一等子许尔安、吏科给事中彭长庚等就公开上书赞颂睿亲王之功,请复其爵号,虽经顺治帝严斥,将其革职削爵流放,压下了反对者的议论,但事实毕竟是事实,此案一直遭人谴责。
由于睿亲王“谋逆”一案是顺治帝钦定的,此后的、雍正虽然也知就里,但因时间隔得不长,也不敢违背顺治爷的意愿,为多尔衮翻案。这一次乾隆帝敢于忤逆先祖,毅然正式推翻这一特大冤案,对睿亲王给予平反昭雪,宣布追复睿亲王封爵,恢复开国王公原有封号,并让他配享太庙,能做到这样,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
乾隆帝在平反睿亲王的谕旨中有这样的话
“因念睿亲王多尔衮当开国时统众入关,扫荡贼氛,肃清宫禁,分遣诸王追歼流寇,抚定疆陲,一切创制规模,皆所经画,寻即奉迎世祖车驾入都,定国开基,以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顾以摄政有年,威福不无专擅,诸王大臣未免畏而忌之,遂致殁后为苏克萨哈等所搆,授款于其属人首告,诬以谋逆,经诸王定罪除封,其时我世祖章皇帝尚在冲龄,未尝亲政也。”
又“夫睿亲王果萌异志,则方兵权在握何事不可为,且之所迎,胜国旧臣之所奉,止知有摄政王耳,其势更无难号召……朕每览实录至此,未尝不为之坠泪,则王之立心行事,实能笃忠荩,感厚恩,深明君臣大义……朕以为应加恩复还睿亲王封号,追谥曰忠,补入玉牒,并令补继袭封,照亲王园寝制度,修其莹坟,仍令太常寺春秋致祭。“
乾隆为睿亲王平反一事,赢得了王公大臣认同,此举非常果断,十分明智。而且我们认为为多尔衮平反一事,由乾隆来做最为合适。因为当时的大清处于鼎盛阶段,他有这个资本。而要是换成其后的、,恐怕他们就是敢这么想,也未必有胆量去做。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