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秦桓公被晋国坑惨了?真相是什么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学习方法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被两代君主“坑”惨了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秦晋,秦桓公的数万军队丧于晋人之手,秦国几代君主积累的有生力量被消耗,秦桓公的心灵受到巨大伤害,其后不久即驾鹤西去。
这场战争的筹谋不是一朝一夕,晋国君主与三军六卿的权力争夺虽日趋白热化,数年之间,你来我往,几代晋国君主都离奇死亡,有为臣所弑,有摔到厕所里淹死的,但晋国的内乱往往限定在上层,卿大夫们与君主之间的权力战争,发动的无非是身边的家臣或者,基本上都没有发动大部队开动战争,晋国的军事力量,从先氏到到到,可以说是都属顺利过渡,没有发生过大的变故。
晋景公后期,晋国归还占据的齐国土地,正式与齐国结盟,齐顷公也彻底放弃与楚国联盟抗晋的战略,晋国的东方因晋景公的这个举措得以稳固。同时,晋景公借道,打通通往的道路,在楚国的大后方埋下一颗定时炸弹,则是消除了南方对晋国的最大隐患,楚国每每北上,都必须要考虑严重牵制自己兵力的吴国。
此时晋景公的国家战略,显然不再是与齐楚称霸,大国之间,权力均衡,谁想完全歼灭对方,都是极为困难的事情,况且晋国西方的秦国正在冉冉升起,收复戎狄,屡屡进犯。晋景公显然要比后人们有更多的前瞻性,他对秦国的担忧,显然是非常正确的。为避免两面作战,晋景公释放了当年被俘的楚国战俘将军钟仪,于此赢得楚国的认同,晋楚关系得以缓和。
晋景公显然是个外交战的高人,如此运用“合纵连横”,目标都是指向秦国,这种种举措亦是为留下丰厚遗产。但秦桓公显然对此不会无动于衷,晋国景公、厉公之朝,始终都在与晋国明争暗斗。晋厉公继承父亲的方略,继位不久就想以外交战麻痹秦国,在令狐举行晋秦会盟。秦桓公对晋厉公的示好并不领情,只是派出使者与晋国互递盟约。
实际上,未经君主绝对认可的会盟,其稳固性本来就是颇受争议的。晋国臣子士燮就毫不客气的直接向晋厉公透露,秦桓公根本没有诚意。秦桓公回去以后,果然背叛了会盟时的诺言,派人前往楚国与狄国,共谋征伐晋国。但晋景公新亡未久,楚国对晋国的态度,依然是友好的,便是直接拒绝了秦国的橄榄枝。此时中原诸侯们纷争不断,与诸多小国之间的土地纠纷尚未停歇,楚国常常也在参与其间,这也是楚国不愿拉长战线的缘故。
秦国东边的路径被晋国封死,秦桓公可以邀约的盟友,便只有西方和北方的戎狄。于是,秦桓公便与狄人联盟,阴谋进攻晋国。秦国的阴谋不日便到了晋厉公的耳中,这为晋君本就是个脾气不好的主,便是派出大臣前往秦国,写了一篇《绝秦书》,厉数秦国之恶,亦是讨伐宣言,这是继承了其父亲的外交手段,既占据有利气势,又占了口碑高峰,中原列国因此便把正义给了被动作战的晋国,齐、宋等国皆与晋国联盟,秦国即便有狄人陪同,亦成为不义孤军。这是晋厉公的厉害之处,更是他给秦桓公埋下的最大的“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