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拜为什么在康熙时期”叛变“?如何评判鳌拜”
为什么在时期”叛变“?如何评判鳌拜”叛变“一说?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有人说,鳌拜在、、在位的时候,都。可是到康熙当的时候,鳌拜却叛变了。那么,鳌拜在康熙朝究竟有没有叛变呢?
(鳌拜剧照)
按照我们对皇权政治的理解,鳌拜确实是叛变了。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皇权政治,是以皇帝为绝对核心的政治。整个朝廷的政治规则,都是以维护皇帝的绝对权威而设定的。皇权政治从开始起步,最早的时候,皇帝还并不是有绝对的权威,相权可以有效地限制皇权。可是到了明清时期,当废除宰相,取消相权的时候,皇权就成了绝对核心。整个朝廷中的所有大臣,都必须维护这个核心。
按照对皇权政治的这个理解,我们来看看,鳌拜在康熙在位的时候,究竟有没有去维护皇权核心。
在选定的四个辅政大臣中,排位是索尼、苏克萨哈、、鳌拜。鳌拜的排位是一位。不过,在整个辅政的过程中,鳌拜逐渐成为了四个辅政大臣中声音最大的那个人。也就是说,实际上的老大索尼并没怎么说话。老二苏克萨哈由于属于敌对阵营变节过来的,也不敢发声。老三遏必隆又依附鳌拜。,鳌拜不但成为四个人中声音最大的,而且也成为了真正的“老大”。
既然是辅政大臣中的“老大”,他的态度就十分重要。我们来看看他究竟做了什么。他先是强迫正白旗和他们的镶黄旗换地。当时包括苏纳海、朱昌祚、巡抚王登联等正白旗的重要官员都不同意。鳌拜把三人判处死刑。
(康熙剧照)
康熙虽然年少,但他却绝对不合适,把四个辅政大臣找来商量,同为镶黄旗的遏必隆附和鳌拜,索尼和苏克萨哈却都不表态。不过康熙发表了他的意见,不同意判死刑,改为把三人各打一百,没收家产。
鳌拜根本不顾康熙的改判,依然把三人判处死刑,并强行换地。
后来,索尼在提出归政于康熙后去世。去世后,苏克萨哈知道鳌拜要对付他,所以提前向康熙上奏说,要还政给康熙。
由于索尼说要还政,苏克萨哈又说要还政,,鳌拜不还政,也不行了。他又很不甘心,更加严厉地打击苏克萨哈。他给苏克萨哈列出24大罪证。不过这些所谓的罪行,都是描述性质的,比如“久蓄异志、心怀奸诈、欺藐幼主、不愿归政”等等。要把苏克萨哈处死。康熙自然不愿意鳌拜扳倒苏克萨哈,又不同意。鳌拜“攘臂上前,强奏累日”,不管康熙同意不同意,最终还是把苏克萨哈判处绞刑。
从上面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鳌拜实在没有要维护皇权“绝对核心”的想法,他两次否定康熙的旨意,这其实已经是在“谋逆”了,完全可以判鳌拜一个死罪。从这个角度来说,鳌拜确实已经叛变了。
(顺治剧照)
不过,这个判断显然又不对。为什么不对呢?
因为当时的,政治体制事实上并不完全是皇权政治,而是处在从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向皇权政治转变的过程中。无论在努尔哈赤时期,还是在皇太极时期,以及在时期,所施行的,都是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努尔哈赤时期,努尔哈赤是让阿敏、、皇太极、德格类、岳讬、济尔哈朗、、、多尔衮共同议政。皇太极时期,是皇太极、、莽古尔泰、阿敏四王共同议政。多尔衮时期,是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两王辅政。
虽然顺治亲政后,试图改变这种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改为皇权政治。,后来由于他改革失败,情绪低落,最终在去世前,又让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个大臣共同辅政。虽然这四个大臣已经不是议政王。,所实施的,还是议政王的处事方式。
而鳌拜,其实也算是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的做法。从这个角度来说,也不能说鳌拜是叛变。
不过,毕竟鳌拜不是议政王,只是个大臣。而且,当时顺治已经进行过政治体制改革的尝试,康熙的态度也表明他将继承这种改革。而鳌拜的思维还停留在旧有的政治中,,最终才造成了他的悲剧。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