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李渊的孙子,杨广的外孙,最后结局如何?

传统文化 2022-07-08 06:55传统文化www.ettschool.cn

  今天学习方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唐太宗李世民作为雄才大略,励精图治的一代明君,共有十四个儿子,俗话说"各不同",他的儿子们似乎没有遗传到他的良好基因,或早夭,或谋反,或无德,大多以悲剧收场。

  他的十四个儿子中,除了二、十一、十二子早夭,十三子李福因平庸无能得以善终外,其余十个都,其中三子吴王李恪的下场更令人同情和惋惜,他因卷入政治斗争中,最终被陷害致死,"海内冤之",天下人都为他。

  李恪是唐太宗的第三子,他的母亲则是隋炀帝之女,"地亲望高,中外所向",有着很高的声望和政治地位,李恪本身颇有才干,史书上称他"善骑射,有文武才",唐太宗认为他和自己很像,文武双全,对他尤为宠爱,因此他在百大臣中的声望也越来越高,当时唐太宗已立为太子,又想用李恪代替李治,和商量时,遭到他的坚决反对后作罢,无忌曰:"晋王仁厚,守文之良主,且举棋不定则败,况储位乎?"帝乃止。但这却为李恪之死埋下了祸根。

  作为"保皇党"的代表,为了永绝后患,彻底解除李恪潜在的政治威胁,长孙无忌利用起房遗爱谋反案,最终诬杀了吴王李恪。

  永徽三年(652),此时唐太宗和都已经去世,作为太女的愈加恃宠娇纵,当时房玄龄的封爵原本属于长子房遗直,她为了帮丈夫房遗爱夺得封爵,公然诬陷房遗直非礼自己,房遗直也把高阳公主的各种罪状揭发出来,双方互相攻讦,由家庭内讧上升到对簿公堂。

  于是唐高宗下令让长孙无忌来处理,这件事本来和吴王李恪毫无关系。但在长孙无忌的利用下,房遗爱诬陷李恪和自己同谋,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自己降罪,最后也难逃一死,更无辜的是李恪被牵连致死。

  关于这起冤案,史书上多有记载,并且一致认同李恪的冤案。《唐会要》中记载:"恪有文武才。太宗尝称其类己。既名望素高。甚为物情所向。长孙无忌既辅立高宗。深所忌嫉。永徽中。会房遗爱谋反。遂因事诛恪。以绝众望。海内冤之。"

  仅凭房遗爱的一面之词,就以谋反罪名将李恪定罪,未免难以让人信服,因此需要罗织起一整套罪行来堵住悠悠众口。

  但李恪一生并没有犯过大错,他的任职经历也比较简单,他在贞观二年(628),年仅十岁时被封为,贞观十一年(637),改封吴王,授安州都督。在安州都督的任上,他犯了一个小错误,因为多次外出射猎,破坏了百姓的庄稼,他多次被人告状,以致太宗盛怒之下罢免了他都督的官位,并削去封户三百。

  太宗虽然生气,但也能理解。毕竟李恪此时才十九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纵情畋猎也情有可原,唐太宗本身也喜好打猎。

  实际上,皇族都是畋猎的狂热分子。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小错误,却给了长孙无忌他们构陷他谋反的依据,说他受到太宗处罚后,表面上改过自新,内心却"怀卷凶戾",变得更加凶狠阴险,以此构陷出李恪的谋反动机。其实,李恪自从贞观十一年被罢都督后,再也没犯过什么错误,但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即使没有畋猎这件事,长孙无忌一派还是会找别的借口来陷害他。

  在诬陷李恪的整个过程中,唐高宗似乎并没有参与,只是授权长孙无忌全权处理,而后世文献中也都把问题归咎于长孙无忌,甚至李恪临死前咒骂长孙无忌"窃弄威权,陷害良善,祖宗有灵,必让其宗族覆灭"也被记录下来。

  房遗爱曾在面见唐高宗的时候说出了案件的实情,然而唐高宗却认为案件已结,为时已晚。虽然他曾试图免除李恪的死刑,痛苦求情,也难以改变李恪的结局。这跟他初登皇位,权利还无法跟长孙无忌为主的势力相抗衡也有关系。从后来立为太子的事件中也可以看出,唐高宗本不愿李李忠为太子,无奈迫于宰相们的压力,最终妥协。

  李恪在永徽四年二月六日被赐自尽,年仅三十五岁。作为无辜的政治牺牲品,他的遭遇是很让人同情的。

  然而天道轮回,果报不爽,李恪死后不到两年,长孙无忌和唐高宗闹翻,此时唐高宗已全面掌权,为了彻底解除长孙无忌对自己的威胁,他以同样的方式和逻辑,将长孙无忌构陷致死。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