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亲自为皇后取谥号,雍正为何直接改掉?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学习方法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了解清史的朋友应该都知道,皇室成员在逝世后,会给他们起一个,这个谥号一般是对此人一生的评价和。比如说谥号中有“恭”字,说明这人由生到死都是个守规矩的,从不越矩。
清朝历代皇后的谥号大部分都是孝字开头,比如家喻户晓的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以及魏佳氏等。中国有句俗语叫“百善孝为先”,将“孝”字作为她们的谥号,基本上挑不出毛病来。
我们在翻阅清朝皇后名单的时候发现,有一个皇后的谥号本来不是以“孝”字打头的,这在清朝是独一份,而且她的这个谥号还是亲自拟定的,也就是历史上的“仁孝皇后”。这个谥号背后到底有何深意呢?
仁孝皇后还有个谥号,叫,这个谥号是雍正给她改的,她一开始的谥号为“仁孝皇后”。康熙一辈子有四位皇后,能够获得“仁”字开头谥号的皇后就只有这位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
也就是说康熙是故意这样安排的,那这个“仁孝”到底有何特别之处呢?史料是这样说的,康熙因为崇尚所说的“仁义”,故此早就想好了,在自己死后,一定要把自己的谥号定为仁皇帝。
赫舍里氏是他的原配妻子,理所她的谥号一定要匹配得上他,所以康熙才会给赫舍里氏一个“仁孝皇后”的谥号。其他几位皇后都没享受到这种待遇,可见赫舍里氏在康熙心目中的地位绝对算得上是的。
不光如此,《皇朝文献通考》中还说,皇后香消玉殒后,遗体本该送到一个专门的停灵之所,康熙却下令,让人把她的遗体放在自己日常工作和睡觉的地方,也就是乾清宫。
而且按规矩,只有等到康熙逝世后,赫舍里氏才能紧随其后下葬,康熙又打破了礼制,将赫舍里氏先行下葬了。
《实录》中记载,赫舍里氏死后的好多年里,无论康熙工作多忙,他都没有忘记发妻的忌日。就在康熙十四年祭拜完赫舍里氏没多久,康熙就决意把她和自己的儿子立为了太子。这样深厚的感情,在帝王家是多么的难见啊?
虽然康熙想尽办法的给了赫舍里氏谁都没有的尊荣,赫舍里氏的“仁孝”谥号并没有被保留到。雍正登基的那年六月,他就以赫舍里氏谥号中的“仁”字冲撞了康熙帝谥号中的“仁”字为由,直接将其谥号给改成了如今的孝诚仁皇后。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