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封狼居胥,窦宪燕然勒功!为什么窦宪的功绩鲜有人知?

传统文化 2022-07-08 06:54传统文化www.ettschool.cn

  ,!为什么窦宪的功绩鲜有人知?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汉匈之间的战争持续了上百年,一朝也只是把匈奴打了个半残,但是匈奴依然具备挑衅的实力,汉朝的北疆也不是那么安稳,西汉后期,匈奴因为内乱分为南北两支,南匈奴依附于汉朝,北匈奴可是没有臣服,其在第一任单于,郅支单于的带领下,兵锋威胁西域,一度也是有了重振匈奴之势的意思,北匈奴被汉朝击垮还是到了时期,也就是时期,窦宪发动的针对北匈奴的两次战役,此后的北匈奴大部分西迁,剩下的要么被其他部落吞并,要么逐渐汉化了。

  窦宪是被认为堪比霍去病的人,两人都被封为,霍去病封狼居胥,窦宪则是燕然勒功,车骑将军窦宪出鸡鹿塞,度辽将军邓鸿出稒阳塞,南单于出满夷谷,与北匈奴战于稽落山,大破之,追至私渠比鞮海。窦宪遂登燕然山,刻功而还。那么后世对于窦宪的认知度要比霍去病少很多呢?

  首先的一个原因就是窦宪的为人不正,窦宪有才不错,但是他也是一个小肚鸡肠,持权贪财的人,他是一个,受到帝王的宠信,宠贵日盛,自王、主及阴、马诸家,莫不畏惮。宪恃宫掖声势,遂以贱直请夺沁水公主园田,主逼畏,不敢计。有恃无恐是最适合来形容当时的窦宪了,之后因为韩纡曾经审判过窦宪的父亲,谒者韩纡尝考劾父勋狱,宪遂令客斩纡子,以首祭勋冢。还有因为忌惮暢素被宠信,自己的权利会被削弱,所以宪惧见幸,分宫省之权,遣客刺杀暢于屯卫之中,而归罪于暢弟利侯刚,杀了人家之后,害怕承担责任就嫁祸于他人,最起码这样的人品,在当时的社会,很多人是看不上窦宪的,再大的功绩,为人低劣也是不被众人所承认的。

  而且窦宪出征匈奴,并不全然是为了国家,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害怕自己因为罪过会被杀,恰好匈奴发生战事,宪惧诛,自求击匈奴以赎死。窦宪请求出征更多的为了免死,的确窦宪之前干过的事情,主要朝中看不惯他的大臣们背后助推一下,窦宪甚至是其家人都有可能被灭的,所以窦宪是以退为进,出征匈奴,有了战功,起码可以功过相抵,而且在军队有些影响,心里也不至于那么虚。

  当然从窦宪打的第一场和北匈奴的大型关键战役,稽落山之战,就可以看出窦宪和卫青霍去病之间的差别了,宪与秉各将四千骑及南匈奴左谷蠡王师子万骑出朔方鸡鹿塞,南单于屯屠河,将万余骑出满夷谷,度辽将军邓鸿及缘边义从羌胡八千骑,与左贤万骑出稒阳塞,皆会涿邪山。从兵力来源上来看,东汉出动的嫡系部队并不多,大部分都是仆从国的,要知道东汉是精兵政策,窦宪手里的兵,带上仆从国总共才五万人。没死多少人,没花多少银子,却做了不世之功。就实际效果来看,窦宪的战争成本要比卫青霍去病时期低得多,所以《》对窦宪的评价很高,卫青、霍去病资强汉之众,连年以事匈奴,国耗太半矣,而猾虏未之胜,所世犹传其良将,岂非以身名自终邪!窦宪率羌胡边杂之师,一举而空朔庭,至乃追奔稽落之表,饮马比鞮之曲,铭石负鼎,荐告清庙。列其功庸,兼茂于前多矣,而后世莫称者,章末衅以降其实也。

  后汉书是三国时写的,比较客观的评价了窦宪,一方面把这人的缺点黑历史都写了,一方面把灭匈奴的不世之功也做了肯定。但是将窦宪之功放在卫青霍去病之上是有些过头了的,汉武帝时期的匈奴强盛无比,对汉朝政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卫青霍去病先后横空出世,创造了一代奇迹。而东汉时期的匈奴分裂成了南北两部,南匈奴投靠汉朝,北匈奴继续与汉朝为敌。卫青霍去病向巨人宣战,而窦宪则是一个巨无霸大力士狂殴小孩子。霍去病出征时,汉朝倾全国之力打匈奴,窦宪则出兵三万,根本没有动着大汉的经济脉根。

  再者夸张点说其实北匈奴的军事力量,谈不上侵略汉朝,更不会对汉朝政权产生影响。最好的办法就是保留北匈奴,使其与南匈奴争斗,汉朝坐收渔翁之利。但是东汉政府奉行政策,赶走了北匈奴,使得南匈奴一家独大。华夏兴盛时,南匈奴还老实一点,华夏变乱,南匈奴立刻侵略华夏。就是南匈奴的率先挑起的。所以作为赶跑北匈奴的主帅窦固窦宪,虽然功劳很大,但是历史影响不是很好,甚至造成了重大危害,所以当然没法与卫青霍去病这样的抵抗侵略,维护华夏的英雄相比。

  再者很多人是质疑窦宪的军事指挥能力的,的确窦宪作为主帅打的两次重创被匈奴的战役,除了稽落山之战,还有一次是会北单于为南匈奴所破,被创遁走,固至私渠海而还。宪以北虏微弱,遂欲灭之。明年,夏遣右校尉耿夔、司马任尚、赵博等将兵击北虏于金微山,大破之,克获甚众。北单于逃走,不知所在。两次都是被北匈奴战败,不过有的人就说了,窦宪的功劳是不是都是躺赢得来的,毕竟他没有亲临前线,硬仗都是手下人打的。

  这个怎么说呢?剿灭北匈奴,竟然没主帅的事,你自己信吗?部将重要还是统帅重要,主帅是运筹帷幄的,大将击毙敌军理所当然,因为部将击杀敌军多功劳就是部将的,和统帅没关系?最起码窦宪用人不疑,从谏如流,没有在征付行动中起到反作用,对以打败匈奴还是有功的。匈奴危害汉朝多少年,北匈奴在窦宪手里几近灭亡,说得明窦宪有过人长处,最低以窦家威权,朝廷各部门必然全力配合,各将领不敢阳奉阴违,保证了灭匈奴的顺利进行。各个层级有各个层级的难处和思考,战役和战略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吧,大将军统领全局,各个部队的协调,与中枢的协调,后勤的调配,各种应急的处置又怎么能是前敌总指挥可以揽下的。

  窦宪功绩被后世所淡化最大的原因就是,他居功自傲,有开始不知收敛了,自恃军功无人可比,就出现了结党的现象刺史、守、令,多出其门,竞赋敛吏民,共为赂遗。这实乃帝王之大忌,东汉中后期虽然没法看,毕竟大多是被扶植的幼主,但是汉和帝在位时期可是东汉国力巅峰时期,他开创了,也正是由于窦宪这样的外戚过于跋扈,所以他在位时期打压外戚,窦宪就是他的一大目标,历史上记载,窦宪最后有反叛之嫌,举得幸太后,遂共图为杀害。帝阴知其谋,乃与近幸中常侍定议诛之。这个就不知道真假了,也有可能是汉和帝为了诛杀窦宪所编的理由,毕竟汉和帝要灭的不是窦宪一人,而是一族,而且还有窦太后,及帝崩,和帝即位,尊后为皇太后,皇太后临朝。死后,汉和帝继位之初,是窦太后临朝听证的,但凡是个皇帝都不想自己头上有一个女人管着自己吧,而且窦太后又不是他生母,所以窦宪谋反是最能打击窦氏一族实力的罪名了,直接把窦氏连根拔起。

  所以个人觉得窦宪当时可能并未有谋反之意,最起码没有谋反的举动,不然他被灭的过程太轻松了,宪等既至,帝乃幸北宫,诏,五校尉勒兵屯卫南、北宫、闭城门,收捕叠、磊、璜、举,皆下狱诛,家属自徙合浦……宪、笃、景到国,皆迫令自杀,窦宪此前一点异样都没有察觉到,这不像是一个想要造反人的反应,毫无警惕心理。不管真相如何,皇帝眼中窦宪是逆臣,那些被窦氏打压欺负的朝臣眼中窦宪不仅是逆臣,还是个品格低劣之人,后世自然就不会去夸赞他征讨匈奴的功绩了,而且要不断弱化他的功劳,当然还是那句话,窦宪就战功而言,他可以是东汉的霍去病,可以是东汉的卫青,但是他比不上真正的霍去病和卫青。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