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承:和曹操争做权臣的爱国之人?
接受衣带诏的董承是忠君爱国之人?他不过是要和争做权臣!下面学习方法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演义》中,在被曹操迎入许都后,由于不堪忍受曹操的专权,于是在建安五年,他将带有血书的密诏藏在衣带中,赐给了车骑将军董承,希望董承能刺杀曹操。董承接到密诏后,当即与工部侍郎王子服,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昭信将军吴子兰,西凉太守, 太医吉平以及“左将军”等人共同密谋除去曹操。这件事还没开始实施就被曹操发觉了,曹操当即诛杀了董承等人满门,仅马腾与刘备因不在城中而得以逃生。后来曹操仍然不解气,就将董承的女儿董贵妃都直接诛杀。董承因为衣带诏事件而被曹操诛杀,看起来,董承是一位忠君爱国的臣子。事实真是如此吗?
事实上,董承被杀并不见得是因为衣带诏事件,毕竟董承当时手中是否有衣带诏尚且存疑。在《·先主传》中曾有记载,称董承是对外宣称他自己受了汉献帝的衣带诏,这才要诛杀曹操,这仅仅是董承的一面之词,并不见得是汉献帝真的给了他密诏。无论是《三国志》还是《》,都对衣带诏的真实性表达了怀疑。更何况在曹操迎汉献帝到许都之时,两人正处在蜜月期,汉献帝又如何会让董承诛杀曹操呢?
董承之所以会编造一个衣带诏来诛杀曹操,不过是因为他想和曹操争做权臣罢了。曹操与董承的关系一直不太好,早在建安元年时,董承就拒绝了曹操的进京,后来董承因为争权不利,才决意将曹操招来京中。曹操进京后,曾试图拉拢董承,但他当时并不知晓董承在暗中的谋划,在与大战前,曹操将他的车骑将军之位让给了董承。
即便曹操如此对董承献殷勤,董承依旧没有领情,对于董承来说,曹操是必须要除去的人,因为汉献帝所在的许都,是曹操控制的地盘,这样下去,董承的地位将不保。毕竟董承为了权势,能在暗中叫人刺杀,说明他不甘居于人下,在前期,他趁曹操无心料理后方之事时,想杀掉曹操,就此取代曹操成为汉献帝身边的权臣。董承最终被杀,绝不能证明他是忠君爱国之士,只能说他是权力熏心之人。
笔者认为,由于《三国演义》的渲染,董承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忠于汉献帝的忠臣,而曹操则再一次成为恶人。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