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仁宗朱高炽为什么盛年而亡?传言跟朱瞻基有关系!

传统文化 2022-07-07 22:47传统文化www.ettschool.cn

  今天学习方法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之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在《大明风华》中,我们认识了老师扮演的朱高炽,在憨态可掬的外表下,随着剧情的推进,这位太子爷忧国忧民、为国家鞠躬尽瘁、敢于直言的形象也跃然纸上,而在历史上这位太子也确实如此,从其庙号仁宗,便可见一斑。

  虽然因为“腰腹数围”与性格差异,他并不为父亲所喜,甚至屡有废立之心,但事实上作为燕王世子、的太子以及后来的第四位,他在襄助父亲靖难成功、固守北平;治理国家、安抚百姓之上可谓是功勋卓著。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朱棣在第五次北伐回归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秘不发丧,朱高炽得到密报后,派遣儿子迎丧,他才在朱高煦、朱高燧并不知情下安然登基,实现了政权的平稳过渡。

  而在登基之后,他迅速地实行了几项大政,政治上改组内阁、裁撤冗员,赦免一如、黄子澄等靖难之中建文帝的支持者的遗孤、家属;经济上也一改朱棣朝征用制度,以公平购买的制度取而代之,免除田赋,发放赈济;军事上开始由朱棣朝的攻势转为守势,文化上,更是尊崇儒学,实行“南六十、北四十”的制度。可以说,这些举措都为他日后的声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就在登基不足一年之后,他便溘然辞世,年47岁。那么为何朱高炽会盛年而崩呢?

  可能在这里会有人说,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史上,帝王多达400余位,但平均寿命不足35岁,47岁的朱高炽也已经算是长寿之人。但事实上,朱高炽却又不同与其他帝王,他的在位时间更短,不足1年,而且关于他的死因,在记录他的言行举止的《实录》、《仁宗纪》等典籍中,竟只字不提,只留下了“无疾骤崩”这样模棱两可的话语。

  在《明史》中,人们大多能够通过大臣李时勉的奏疏,可见朱高炽虽然腰腹数围,身体不便,却也是贪欲好色之辈,也便有了纵欲过度身染而亡的猜测;而在明人陆釴《病逸漫记》的记载中却说,有人欲毒张皇后,被明仁宗朱高炽误食,才驾崩归西,《明史罗汝敬传》却又有……先皇帝(仁宗)嗣统未及期月……献金石之方以致疾也”之语。

  可见关于明仁宗之死,可谓是扑朔迷离。但在现代的研究中有学者发现,似乎朱高炽之死与其子朱瞻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作为深受朱棣喜爱的孙子,朱瞻基自小便跟随朱棣长大,喜爱骑射,熟谙武事与朱高炽的仁和、温厚性格可谓是大相径庭,而在朱高炽上位后,曾多次叱责他不安分守己;而且作为最重要的证据,便是在朱高炽登基之后,他与洪熙元年(1425年)3月,受父亲之名祭奠皇陵告天。就在离开京城时,朱瞻基曾与朱高炽的近侍宦官海涛密谋,而且在离开北京之后,他也并未先到凤阳而是直驱南京。

  在到达南京城不久,便已经有了朱高炽归天的流言蜚语,他也迅速的北上京城,并且还有“……予始至遽还,非众所测”之语。6月3日,便已经抵达京城,此时朱高炽驾崩不过几日(朱高炽五月二十九日驾崩)。

  随即,朱瞻基登基,是为明宣宗。至于父亲朱高炽打算的将京城迁回南京的计划也被废止。当然,关于朱瞻基谋害之说,也并无确凿证据,但无疑明初的政坛深受朱棣篡权的影响,父子相残也未尝不是一种合理解释。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