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帝是怎么死的?同治帝是个怎么样的皇帝?
你们知道帝是个怎么样的吗?接下来学习方法网小编为您讲解。
同治十三年(1875年)一月十二日,同治帝崩逝,年仅19岁,尚不及弱冠之年。对于这个6岁即位,在位十三年的傀儡帝王而言,留在身后的却是关于他死亡的诸多争论。在官方的太医药方以及翁同龢的日记中,记载他身染天花而亡;但在民间却是另一种说辞,说他乃是寻花问柳,终染,才舞象之年而崩。
那么这些说法有孰是孰非呢?
清朝末年的动荡不安,自道光二十年(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这个古老封闭的满清王朝也开了苟延残喘的模式。道光帝、帝的治下,从《南京条约》到《北京条约》的签订,运动的兴起等一系列的内忧外患,也证明了他们都不是时代的选择。
就在1861年,英法联军又一次入寇,目标北京。咸丰帝仓皇逃窜至承德避暑山庄,最终这位中庸的君王也在承德龙御归天。弥留之际,他以6岁的独子载淳为承位之君,肃顺等八人为辅政大臣,载淳之母那拉氏和皇后钮钴为皇,即太后和太后。
但令他意想不到的就是,就在他归天之后,两宫太后却联合了恭亲王奕发动北京政变,最终肃顺、端华、被杀,其余5人被革职,、慈安太后垂帘听政。在两宫垂帘之下,这也导致同治皇帝当了12年的傀儡,在大婚之后才亲政1年,却又溘然辞世。
在同治帝朝,面对内忧外患,一大批的地主阶级崛起,尤其是汉人地主阶级。从到、,从新式军备到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都体现了王朝向好的一面;而也正是此时,清政府终于镇压了,剿灭了,陕甘回乱也在左宗棠的征讨之下平定,号。
随着年龄的增长,亲政也成为摆在他面前的问题。同治十一年九月十五日,在同治帝十七岁时举行了婚礼,阿鲁特氏为皇后,为。
按照传统,婚配之后皇帝当亲政,而同治帝亲政的第一件事,却是下诏花费巨资修缮在英法联军入寇北京时烧毁的。当时的社会环境之下,一方面清政府正在 平定陕甘回民叛乱,财政捉襟见肘,另一方面,四川的木材难以购觅,也导致了恭亲王 奕在内的群臣反对,甚至此事作为两宫太后的慈禧、慈安也持有反对意见。但同治帝却坚持一意孤行,并在群情汹汹之下被迫停修之后,将恭亲王奕撤职、降低爵位;而与奕一同上表的奕劻和文祥等人也都被革职。
最终此事也以两宫太后在弘德殿召见被黜免的军机大臣、同治帝收场,慈禧甚至有“十年(以)来,无恭邸何以有今日?皇上少未更事,昨谕著即撤销”之语。 这样也避免了同治帝亲政的政坛动荡,但也从这一方面,我们能够看出同治帝与道光帝、咸丰帝并无差别,虽有中兴之名,但一样是难堪大任的昏聩之君。
而这种昏聩之举,不仅仅体现在他的处理政务上,更体现在他婚后的私生活上。在黄濬《花随人圣庵摭议》引吴汝纶同治十三年九月五日日记中有“至“微行”一条,坚问何从传闻,醇邸指实时地,乃怫然语塞,传值停工。”之描述。所谓微行,就是指同治帝寻花问柳之事;而在同期的《野记》更是“皇帝患淫创” 。
虽然在帝师翁同龢的记载以及同治帝的医案中,都对同治帝死于天花一说,。但在这些药方与记述中颇为矛盾的便是,在满清入关之前天花之病并无,而其帝因天花而亡,帝即位后便对这种病症十分重视,并且迅速推广在皇亲贵胄中种痘,以此来预防天花,作为咸丰帝的独子,皇嗣身份的同治帝没有理由不接种天花,这也是与身患天花而亡说法相悖的一点。
但无疑,我们从现有的史料中可见的是,在晚清的政治乱局之中,即便是他婚后的亲政之举,也都彰显了他在政治智慧上的不足,私生活上更是极其弥乱,由此同治帝是一个昏聩、只知享乐,风流成性的帝王, 19岁而崩似乎也便有了答案。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