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封异姓为王,为什么不封功臣为王?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学习方法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的故事。
众所周知,刘邦在建立西汉帝国的过程中,分封了七个异,但刘邦分封的异姓王全部是迫于政治形势的需要,和统一战线的建立而被迫分封的,刘邦的分封有一种被逼无奈的选择。
如果可以选择的话,刘邦是不会主动进行分封的,彭城之战后,郦食其向刘邦建议恢复旧制分封,大肆分封原六国,让原六国臣民为自己效力,这样就能成就大事,结果被完全地否定了,幸亏刘邦及时悬崖勒马,及时停止了分封六国。
之所以说这些,就是因为刘邦在不断的政治斗争中,看到了郡县制的好处,而发现在分封制的坏处,如果不是形势所迫,刘邦是不会主动分封,那么就来看一看,刘邦是如何分封七大异姓王的?
刘邦封韩王信为韩王,主要是因为韩王信在战争平定了故地十几座城池,并且时常带兵协助刘邦作战,在韩王信平定了分封的韩王郑昌后,出于管理韩地的考虑,封韩王信为韩王。
赵王之前是项羽分封的常山王,楚汉战争后,张耳投靠了刘邦,协助刘邦对项羽作战,并且协助且攻打魏地、赵地,被韩信向刘邦推荐封王,刘邦与张耳是故交,又有韩信的推荐,于是刘邦封张耳为赵王。
淮南布原本就是项羽所封的九江王,在楚汉战争中投降了刘邦,垓下之战前后,刘邦为了拉拢诸侯,共同攻击项羽,封为淮南王。
燕王臧荼原本就是项羽所封的燕王,韩信灭赵后,归顺了韩信,投降了刘邦,刘邦仍然封臧荼为燕王,燕地本来就地处偏远,山高远,刘邦根本就没有打过燕地,臧荼投降后就一直是燕王。
燕王是刘邦从小到大关系最好的朋友,两人同年同月同日生,又是同乡又是邻居,一起出来打天下,在前任燕王臧荼造反被杀后,刘邦将卢绾被封为燕王,根本原因就是刘邦想将因功封为过渡为因亲封王,想将异姓王分封改为同姓王,以短暂巩固西汉根基。
长沙王吴芮是时期吴王的后人,是时期的鄱阳,一直是作为一股独立的势力存在,秦末时呼应农民起义,秦灭后被项羽封为衡山王,刘邦与项羽进行楚汉战争时,改为支持刘邦,刘邦称帝后封吴芮为长沙王。
是中涌现出来的一股独立的势力,在反秦战争和楚汉战争中发展壮大,刘邦为了建立统一战线共同反对项羽在彭城之战后极力拉拢彭越,在垓下之战前,刘邦先是让彭越率军前来支援,但彭越不来,刘邦在听了张良的建议后,裂土封王,将彭越封为梁王,彭越才带兵前来支援刘邦打垓下之战。
楚王韩信是所有异姓王中刘邦唯一直接的手下成为封王的案例,韩信是萧何举荐给刘邦,因为才能被刘邦封为大将军,在彭城之战后,韩信开始独自率军作战,破魏、灭赵、诛齐,在成功灭亡后,韩信主动向刘邦请愿封自己为代理齐王,刘邦为了让韩信安心带兵支援,不仅同意了韩信的请求,而且直接封了齐王,不用代理。
这也是刘邦所有异姓王封王的大致理由,可以看出,除了韩信与卢绾之外,其他的异姓王都是以一股独立的势力存在,或者根本就是项羽所封的王,这些异姓王原本就有很大的独立性,刘邦无法完全控制这些异性王。
在楚汉战争中,刘邦出于建立统一战线的目的,必须拉拢所有诸侯和他一起反对项羽,出于政治目的,刘邦不得不封这些相对独立的诸侯为王,即使刘邦不封,这些人多半也是独立存在的,也相当于山大王一样。
换句话说,这些异姓王,刘邦如果分封还能捞取政治利益,与刘邦是政治同盟,如果不分封,这些异姓王也会独自存在,还有投靠项羽的可能,刘邦为什么不分封呢,这是当时独特的政治环境的产物,也是刘邦迫不得及的安排。
韩信和卢绾就不相了,刘邦封韩信和卢绾的原因与其他异姓王是不一样的,即使是韩信与卢绾,对刘邦来说,分封理由也是不一样的。
韩信被封王多少有些逼宫的意思,封建社会皇帝或天子的分封一定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但刘邦封韩信就是被动的,韩信当时拿下了齐地,仅凭一已之力就扫清了整个黄河以北的地区,功劳确实足够大,当刘邦命令韩信率军南下共同抵抗项羽时,韩信居然按兵不动,还派出使者向刘邦要代理齐王封号。
这种事无论在哪个朝代,就是讳忌,以臣下向君主讨要分封,这个臣下若不是权臣,在封建社会也不可能了,韩信有意威胁刘邦,刘邦迫于政治形势,同意了韩信的要求,韩信才率领大军南下,这也是刘邦最记恨韩信的地方,所以在项羽被灭后,刘邦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夺了韩信的兵权,并将韩信从齐王迁为楚王,因为刘邦担心韩信在齐地培养私人势力,坐大后会产生威胁。
刘邦封卢绾的理由也是最独特的,燕王臧荼谋反被杀后,刘邦就封了卢绾为燕王,卢绾既不是战功赫赫,也不是独立势力,他唯一的优势就是和刘邦关系非常好,刘邦封卢绾是向天下放出一个信号,他想将“因功封王”改为“因亲封王”。
也就是为刘邦之后的封子弟为同姓王作准备,这是因为眼看灭亡没人来救,对郡县制补充的矫枉手段,刘邦的本意是希望同姓王能够在天下有变时维护汉室江山,刘邦在中央实行郡县制,完全照搬秦朝制度,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司法制度,抑或是军功制度。
对于、、这样的功臣,刘邦是不会封王的,这是刘邦的政治理念导致,刘邦唯一封的一个关系亲近的异姓王卢绾最终还是造反了,让刘邦对异姓王产生失望,再加上刘邦希望建立的政治制度是以同姓王来拱卫政权,所以之后的异姓不会再考虑封王了,即使有再大的战功。
,刘邦定了白马盟约,明确表示异姓不能封王,这成了整个两汉不成文的法律,所以像周勃、灌婴、樊哙这样的功臣,是不会被封王的。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