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姜:历史上第一个女乱臣,还与周公齐名
学习方法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前1048年,周,在孟津大会诸侯时宣读了一篇誓词,名曰《泰誓》,其中就提到了她,曰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虽有周亲,不如仁人。
我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纣王虽有至亲的臣子,但都比不上我周家的仁人。周武王有乱臣十人,而且还同心同德,按通常的理解讲,朝廷之内,如此瓦釜雷鸣,江山一定会变坏,周武王应该忧心忡忡才是,可他呢,看《泰誓》的意思,他却非常得意,而且认为,纣王再亲近的臣子,也比不上他们,比不上他们十个仁人。
将乱臣与仁人相提并论,这实在是一件很奇怪的事,那么,是周武王糊涂了吗?根据后面的结果看,显然不是,因为周武王后来是打倒纣王,夺得天下的,可问题是,既然不糊涂,又为什么这么喜欢这十位乱臣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看看这十位乱臣究竟是谁了,他们是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毕公、荣公、太颠、闳夭、散宜生、、邑姜。
九个男的,一个女的,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其中的邑姜,就是本文所说的第一女乱臣了,这十大乱臣,也称之为“十乱”,其中周公旦就是《尚书·大传》所说得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被后世称之为“元圣”的周公,太公望呢,不用多说,传说中大大有名的姜尚,其余散宜生、南宫适等辈,无一不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英雄。
邑姜能跟周公,能跟这些人齐名,一定是非常了不起的,,周公、姜子牙等在传统印象中,都是的贤臣,周武王将他们称之为“仁人”还可以理解,但为什么要称之为“乱臣”呢?
关于这个问题,细读《泰誓》以及一些典籍才能发现,原来上古所谓的乱臣与后世的乱臣不同,后世的乱臣,自然是祸乱天下的臣子,即俗世所谓的奸臣,但上古的乱臣呢?很简单,《尚书·大传》所说的救乱、拨乱的大臣,由此可知,以今意理解古意,就会闹出很多笑话。
话说回来,周武王所谓的十大乱臣当中,周公、太公望、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适等,都是西周元老,对西周建立立下偌大的功勋。
那,与周公齐名的邑姜,又是什么人物,她有何功绩侧身于周武王之“十乱”当中,她又跟姜子牙有什么亲呢?
西晋学者皇普谧在《帝王世纪》当中说武王纳太公之女,曰邑姜。修教于内,生太子诵。,这样的说法并非孤例,在《》、《春秋经传集解》等典籍当中都有说明,但没有《帝王世纪》说的这么全面,意思就是,邑姜不是别人,姜子牙的女儿,周武王的王后,一辈子生下两个孩子,分别是,以及开国君主。
邑姜是姜子牙的女儿,可不是跟姜尚有亲吗, 关于她的功绩,理学大家注释《泰誓》时认为是九人主外,一人主内。
学者顾炎武再看到邑姜位列十乱当中时,还误会邑姜有之嫌,事实上,他大可不必如此担心,因为邑姜是个很自律的人,她就像宋朝朱熹解释的那样,很清楚自己的职责,她的职责是什么?
邑姜的身份是周武王的王后 ,那么,王后什么情况呢?《礼记·婚义》有云后正位宫闱,同体。王后的地位跟王等同,她的职责就是管理后宫,保证王不至于后院起火。
很显然,在这方面邑姜做的很好。自来天家无小事,邑姜能把周武王后院管好,不让周武王为家里的事分心,单从这一点讲,她与周公齐名,位列十大乱臣之一,是当之无愧的,更何况,两个儿子,她也教导的很成功,她是怎么教的,《大戴礼记·保傅》当中说:周后妃孕成王于身,立而不跂,坐而不差,独处而不倨,虽怒而不詈,胎教之谓也。
怀孕之后,很注意自己的形态,很克制自己的情绪,行走坐卧都合乎礼法,目的就是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邑姜也成了中国胎教始祖,至今三千余年之后,但凡有志于孩子成才的女人,谁不效仿邑姜,怀孕的时候就注重孩子的胎教呢,唯一的区别也仅仅是,方法比三千余年以前先进的多,但理念,还不是邑姜传下来的吗。
一个女人,一个跟姜尚有亲,与周公齐名,被后世很多女人效仿的第一个女乱臣就能这么了不起,可还在《论语·泰伯》当中诋毁她,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
人才难得,难道不是这样吗?唐尧和虞舜之间及周武王这个时期,人才是最盛了。但十个大臣当中还有一个是妇女,实际上只有九个人而已。
认为邑姜不配与周公等并列,孔子固然是圣人,但他这种轻视女人的态度,却很不值得提倡了,因为,女人跟男人一样,也能做出了不起的事业。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