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有14个儿子 最后为什么偏偏选中刘彻
今天学习方法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立太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建立了西汉以后,封发妻为皇后,吕雉只生了一个儿子,刘盈理所应当成为太子。后来平定,众人拥立登基,是为。汉文帝立为皇后,窦皇后长子为太子。刘启即位以后,也立了自己的长子为太子。
由此可见,刘盈、刘启、刘荣三位太子,都是以长子身份成为储君的,前两位还是嫡长子。刘荣不是嫡子,却被立为太子,这当中有三个原因。
一是汉景帝刘启的皇后,一直不受宠,也并未生下子嗣,汉景帝没有嫡子;二是刘荣为长子,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他当太子也是理所应当;三是刘荣生母,深受汉景帝宠爱,使得刘荣地位更加稳固。
不过地位稳固只是暂时的,景帝七年,汉景帝正式废黜太子,同年改立为太子。其实汉景帝有14个儿子,先于汉景帝去世的,也只有一个而已。也就是说,他废掉太子刘荣后,还有十多个选择,为何偏偏选中了刘彻呢?笔者认为,有以下这些原因。
一、栗姬失宠
汉景帝没有嫡子,所以其他儿子地位都一样,只不过要是生母受宠,皇子地位就要相对高些。汉景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十分宠爱栗姬,刘荣一生下来,就受到所有人的重视。也因为汉景帝的宠爱,致使栗姬在后宫。
汉景帝的前三个儿子,全部是栗姬所生,由于她十分受宠,汉景帝即位之后,太子就注定是她儿子之一。可是栗姬仗着自己受宠,儿子又是当今太子,便目中无人、肆无忌惮,一心想要成为皇后。
时间一久,汉景帝对她渐渐厌烦,加上栗姬平日树敌太多,这些人都对她怨声载道,汉景帝便开始疏远她。栗姬不识趣,总是在汉景帝心烦国事的时候,在他面前无理取闹,甚至教唆大臣催促汉景帝,赶紧立她为皇后,汉景帝随即做出废太子的决定。
栗姬一失宠,她的儿子自然跟着不受待见。刘荣被废以后,栗姬的其他儿子也没法上位了。这时候谁当太子,就要看汉景帝更宠爱谁的生母,当时颇受宠爱,而王娡又只有刘彻一个儿子,刘彻自然进入汉景帝视线中。
二、王夫人的计谋
汉景帝即位前,王夫人怀孕,当时她告诉汉景帝,自己常常梦见太阳进入怀中,汉景帝听后很高兴地说
“此贵征也。”
古代很多君王出生,都会伴有奇怪的事发生,或是生母梦到祥瑞,或者天降吉兆,他们对此。
不管是不是真有这么神奇,王娡这一句话,让汉景帝对这个儿子怀有期待。起初栗姬受宠,汉景帝也没有想那么多,如今王娡受宠,加上有这一吉兆,刘彻的胜算就更大了。
三、长公主的帮助
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刘彻有长公主刘嫖的帮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馆陶公主是汉景帝的同母姐姐,汉文帝与窦皇后的长女。汉景帝即位后,馆陶公主常常为他进献美女,这些美女往往都很受宠,姐弟之间十分亲厚。
馆陶公主“讨好”弟弟,无非也是想稳固自己的势力,但出于汉景帝对姐姐的信任,就实在帮了刘彻一个大忙。馆陶公主有一女儿,被许配给刘彻为妻,馆陶公主作为刘彻的未来丈母娘,自然就要为女婿筹谋。
原本馆陶公主找的是栗姬,她想让刘荣娶了陈阿娇,那么女儿将来就是皇后了。谁知栗姬心高气傲,根本看不上陈阿娇,加上她一直不满,馆陶公主总是向汉景帝献美女,于是直接拒绝了,还说了些难听的话。
馆陶公主是个骄傲的人,她从小深受父母疼爱,如今又是的亲姐姐,的长公主,在栗姬这里受气,让她怎么受得了。于是她转头去找王娡,并与其达成一致,在馆陶公主的推动下,栗姬失宠,太子刘荣被废。
四、刘彻本身实力
刘彻能够成为太子,除了外界势力的推动外,他自己还是有功劳的。汉景帝信任馆陶公主,宠爱王娡,却也不会,贸贸然册立刘彻为太子。毕竟有刘荣的前车之鉴,汉景帝作为一代明君,自然要多方面考量,最重要的还是刘彻的人品。
在我看来,汉景帝要立刘彻为太子,肯定会多次考验他。而就凭刘彻当着馆陶公主的面,能说出这句
“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
就不难想象,他在汉景帝面前必定表现极好。
虽然刘彻当上太子,也经历了一番波折,但事实证明,汉景帝最终的这一决定,是相当正确的。如果是刘荣继位,且不说他能否像一样,成为与齐名的皇帝,就是栗姬那样的性格,也无法成为一名合格的皇。在她的搅和下,西汉不走下坡路就已经是万幸了。
(参考文献《》《汉书》)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