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先为蒙古变强大做出了哪些功绩?蒙古贵族为什么要杀他?
今天学习方法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对蒙古变强大有哪些功绩?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1368年闰七月,、率领二十五万大军攻入京师大都(今北京),仓皇北逃。至此,由蒙古人建立的大元王朝走到了历史的终点。
元朝灭亡后,其残余势力都退至蒙古草原,实力依然不容小觑。对此也不敢掉以轻心,多次派出军队深入草原追击蒙元余部,又以外交手段拉拢一些蒙古部族。在明朝恩威并施的手段下,昔日所向披靡的蒙古帝国很快就变得,内斗不断,明朝北部边患问题大为缓解。
明成祖朱棣上台后,曾五次亲征漠北,欲将蒙古各部一网打尽。朱棣的五次征讨虽然都取得了胜利,但效果却并不显著。每次打击完一个蒙古势力后,另一个蒙古势力又开始崛起。朱棣谋求分而治之的外交策略,但自己又经常破坏这些策略。比如他联合西蒙古共同出兵讨伐东蒙古,可是在军事上取得胜利后,他又无视盟友的利益,结果导致双方。
朱棣死后,明朝的北方战略由进攻改为防守。日渐强大的西蒙古瓦剌部在没有外部干预的情况下趁机吞并了此前已被明朝打得奄奄一息的东蒙古。自此,在明朝北方边境线上重新出现了一个强大统一的蒙古集团——瓦剌。
明朝正统四年(1439年),瓦剌首领绰罗斯·脱欢去世,他的儿子绰罗斯·也先承袭父位,成为瓦剌新首领。脱欢是一位非常卓越的领导人,他的去世对大明王朝来说无疑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可是明朝人却怎么也想不到,他的儿子也先比他父亲更加优秀。在也先的带领下,瓦剌愈发强大,内部凝聚力也不断提高。明朝北部国境线上面临空前的军事压力。
正统十四年(1449年),也先率大军侵入明境。时年23岁的正处于血气方刚的年龄,在王振的怂恿下,明英宗毅然决定迎战也先。按理说,明朝天子亲征又带着举国精锐,打败也先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可这一战的结果却是明军损失惨重,明英宗本人也成了也先的俘虏,历史上将这一事件称为“”。
“土木堡之变”后,瓦剌进入鼎盛阶段,也先在蒙古人心目中的威望也达到了顶点。凡事总是盛极而衰,这个道理很快就在也先身上应验了。
也先俘虏明英宗后如获至宝。他认为可以利用这位大明天子迫使北京开城投降,再不济至少也能从明朝手中勒索一大批银子。可是也先的这两个幻想很快就被现实无情打脸了。明英宗的弟弟、郕王在明英宗成为俘虏后被拥立为帝。作为新任的大明天子,他自然不希望老皇帝回来与他争位。,朱祁钰态度坚决地拒绝了也先的所有要求,摆出一副对明英宗要杀要剐都悉听尊便的态度。也先原本以为明英宗是个大宝贝,结果却成了烫手山芋,既不敢杀,又不能放。此事也引起了不少蒙古贵族对也先的不满,认为他在外交政策上过于软弱无能。
另一个导致也先衰落的重要原因就是发生在正统十四年(1449年)的“北京保卫战”。也先在八月中旬获得“土木堡之变”的大胜,但他却没有直接攻打北京,而是等到十月中旬才兵临北京城下,这两个月的时间给明朝这边组织防御腾出了极为宝贵的时间。结果的明军打退了瓦剌军队的围攻,大明王朝,而也先在蒙古人心目中的威望则直线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也先虽然是当时瓦剌的实际首领,但名义上的蒙古可汗是一个叫脱脱不花的“”后裔。也先威望下降后,不少蒙古首领都蠢蠢欲动想从他手中夺权,脱脱不花也想趁机摆正自己蒙古大汗的地位。于是一场瓦剌内部的权力斗争就这样爆发了。经过一场激烈角逐,也先实力更胜一筹,打败了所有挑战者。此时的也先却犯下了一个非常致命的错误,他宣布自己为可汗,这就让大批守旧的蒙古人对他的僭越之举感到极为不满,因为在蒙古人心目中,只有“黄金家族”的后裔才有资格成为可汗。于是,在也先称汗后,蒙古集团内部矛盾进一步激化。
1455年,也先身边一个叫阿剌知院的重要将领发动叛变,并在乱军中将也先杀死。蒙古草原上的一只“雄鹰”就这样黯然谢幕了。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