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死后正是伐蜀的大好时机 司马懿为什么没有主动进攻蜀国
还不知道为什么不伐蜀的读者,下面学习方法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说起司马懿,就能让人想到许多戏剧形象,比如京剧《》中率军攻打的那个大花脸,《演义》中的那位奸诈老贼,《军师联盟》中那位且惧内的“智慧大神”……
历史上的司马懿是司马家族中的丰碑式人物,有过挫折,也辉煌过,正是在其带领下,才实现了三马食曹。得益于诸葛亮的衬托,司马懿也家喻户晓。公元234年,诸葛亮壮志未酬身先死。按理说,这是伐蜀良机,但司马懿为什么从未主动进攻蜀国?
司马懿
魏国内部形势的变更,让司马懿没机会伐蜀
曹魏宗亲对于司马懿,始终是用他也防他,司马懿存在的价值就是帮抵御诸葛亮。如今诸葛亮不在了,司马懿得胜回朝,暂时只能被搁置。
诸葛亮
没过多久,辽东公孙渊闹起了独立,自封燕王。不仅如此,公孙渊还与以及北方往来,时不时给曹魏来点小动作。
曹睿很生气,派军讨伐公孙渊,结果无功而返。曹睿没办法,只好重新起用司马懿。公元238年,司马懿带队赶往辽东,很快就平定叛乱。
公元239年,曹睿行将就木,召司马懿回朝,对其委以托孤之任,同为托孤大臣的还有。曹睿构建的司马懿、曹爽辅佐的权力结构,有两个目的
其一,曹爽是宗亲,可保江山。司马懿有经验,可以治国理政。如果两人配合,自然是天衣无缝。
其二,宗亲与士族从来都不和,如果对抗,就能稳坐龙椅。
可惜曹睿太天真,两位辅政大臣从来没有密切配合,而是争斗不息,而且曹爽还是个草包。
曹睿
起初,两人相安无事。后来,曹爽发难,架空司马懿,而且还大力提拔自己亲信。曹爽专权后,亲自讨伐过蜀国,铩羽而归。
曹爽的倒行逆施,已经开罪许多人。面对曹爽的步步紧逼,司马懿一退再退,没办法,只好一边装病,一边暗中积蓄力量。
曹爽被司马懿的障眼法忽悠得,气焰变得更加嚣张。他为了不受约束,将其迁往永宁宫,连朝廷的制度都更改了。这时的司马懿已经完全靠边站了。
曹爽
公元249年,曹爽陪同小皇帝前往高平陵,司马懿以顺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将其铲除。从239年到249年,曹爽与司马懿,整整斗了十年。
“”之后,司马懿掌控了曹魏朝堂。人一旦掌握权力就会食髓知味,此时的司马懿已经不再是之前的司马懿,他也想“”。皇帝为司马懿加九锡,封他为丞相,都被其拒绝。司马懿已经成了魏国的焦点,所有的眼光都注视着他。
,不服司马懿的人也开始跳出来,最典型的就是太尉王凌。王凌是魏国的忠臣,很同情曹魏,看不惯司马懿专权,在寿春发动叛乱。
司马懿虽然平定了王凌,但也察觉到魏国内部并不是完全服他。内部反对势力还没彻底解决完,司马懿也了。
司马懿
没有做好攻打蜀国的准备工作
魏国与蜀国隔着一条秦岭,诸葛亮伐魏要翻山越岭,面对后勤补给等问题,反过来,魏国伐蜀,同样会面对这些问题,曹爽伐蜀时就粮草不足,“牛马驴骡多死,民夷号泣道路”。
诸葛亮急于北伐,是为了以时间换空间。而魏国的国力本就是三国中最强者,不需要,只需稳定发展,时间久了就能在国力上占压倒性优势。在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前提下,贸然出兵伐蜀,只会重蹈曹爽覆辙,攘外前不如先安内。
司马懿外宽而内忌,猜忌而多权变,在内外斗争中进退有据,善于韬光养晦,没有很大把握,绝不轻易出手。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