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当丞相时,苏轼为何要写诗嘲讽他?
对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学习方法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中的和王安石可以称之为“绝代双骄”。二人才华横溢,都是北宋文坛泰斗。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世事一场春梦,人生几度秋凉”、“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泥”……苏轼这些朴实无华却又深藏哲理的诗词,使我们能够更加从容地看待人生的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两大才子却上演“文人相轻”,上演“恩怨情仇”。原因是正直爽朗的苏轼对“大哥大”王安石颇有成见,认为定是王安石打压自已,以致于自己在官场上“怀才不遇”。
公元1076年,王安石成了一国之丞相,而39岁苏轼不想与他同官为官,主动要求调基层锻炼,被朝廷任命为密州知州。后来听到王安石被罢相的消息,他,马上向上朝廷打了个报告:要求回京任职。
然而,仅仅过了数月,王安石因得到神宗的“谅解”而再次被 和——第二次拜相,这令苏轼很是愤慨,于是争专门写下了首《花影》怒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这首七言绝句句句一语双关,借讽花影来讽人——借咏花影来讽刺王安石以及朝中得志的小人。
以当时苏轼的名气,这首诗词很快就天下闻名,流传甚广。然而,王安石听闻此事后,并没有直接反击,而是选择了沉默是金。
当然,苏轼成也诗词败也诗词,因为诗词而遭遇到了人生一大劫难——。3年后,也就是公元1079年,苏轼写了一篇名为《湖州谢上表》的表文,在文中苏轼陈述了自己在湖州无多大建树后,写下这样一首话:“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结果有人断章取义,对苏轼的这首诗词以及以往的所有的诗词文章进行“挑刺”。结果是苏轼和他一起共事过的29位大臣都被抓入狱。
诗案发生后,苏轼从一个高高在上的士大夫、万人敬仰的大文豪,变成一个囚犯,对此,再洒脱的苏轼也无法释然,他一度痛苦、迷失,甚至自杀。
苏轼的儿子苏迈听闻噩耗,立即赴京去看狱中的父亲。方便照顾狱中的苏轼。他们约好,如果朝中有不好的消息传来,送的饭菜中就加上鱼。一日苏迈盘缠用尽,只得去周转资金,于是他委托亲友帮忙送一天饭,但是苏迈忘记嘱咐和父亲的约定,偏偏这位亲友在饭菜中加了一道熏鱼。
苏轼看到菜饭中有鱼,吓得脸都变青了,看样子是自己的死期要到了,为此,苏轼放下手中的饭菜,赶紧拿起笔开始“遗书”——这首绝命七律诗《狱中寄子由》是写他的弟弟的: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不了因。”
苏轼在诗中首先是盛赞——高度赞赏,称他是圣主。然后说担责——这次牢狱之灾是自作自受,不怨他人。再次是“庇佑”。他称情愿自我救赎,以抵罪孽,保佑家人平吉祥。最后是“寄托”——称下辈子还想和苏辙做兄弟,以续末了情缘。
苏轼的绝命诗写好后,由狱卒带出,很快送到了宋神宗桌前。宋神宗看后,感动不已。
正在这时,王安石也来了一封书信。此时的58岁的王安石虽然两年前辞去了宰相之职,不再过问朝中政事。但听闻“情敌”苏轼有难后,他非但没有落井下石,反而专门修书一封给神宗,在书信中他写道:“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
宋神宗心有戚戚然,很快释放了苏轼。
看到这里,疑问来了,苏轼处处挑王安石的刺,王安石为何还要救他?原因很简单,4个字:文人相惜。的确,在王安石眼中苏轼不再是对敌,而是一个值得欣赏的后生,可见当过丞相的王安石确的肚量有多大。
而经此生死劫——第一起后,苏轼看破红尘,淡泊名利,从此脱胎换骨成为了一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世外高人。其诗词作品的意境更上一层楼,诞生更多流传千古的佳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