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后三年再次高升 当时的官职到底有多大呢
今天学习方法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中举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封建社会,等级森严,世家权贵都是世袭,在制出现之前,社会底层的人民不管怎么努力,都不可能翻身。隋唐时期的科举制给了学子希望,只要努力就有机会入朝为官,所以很多人都希望能够通过读书进入仕途。不过毕竟是选拔做官,所以科举的难度还是很大的,有些人考了几十年甚至是一辈子,也难以金榜题名。
《儒林外史》中有一篇《范进中举》,深刻揭示了这一点,形象生动地讽刺了古代趋炎附势、热衷仕途、好官名利禄且世态炎凉的社会风气。范进寒窗苦读数十年,考20多次都接连落榜,穷酸落魄,依靠他的老母亲和老丈人的接济生活,遭尽了乡邻亲朋的白眼。当中举的那一天真的来临时,他几十年的屈辱和痛苦一扫而光,高兴的差点疯掉。
几十年来,他太压抑太委屈了,而中举之后又太高兴了,这种扬眉吐气的兴奋感让他险些崩溃,变得像个疯子一样,幸好被他的屠夫岳父几个大嘴巴打醒了,才恢复了正常。福之祸所依,他母亲知道自己儿子终于中举之后,结结实实激动了一把,可是老人家原本身体就孱弱多病,竟激动到去世,范进为了尽孝,为母亲守孝三年。
这三年,范进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搬到了张乡绅送的新房子里,邻居送米送面,还有两口子主动卖身为奴的。很多读者表示疑惑,范进不就是中个举么,还只是第七名,值得乡绅、父老这么巴结?要明白,在古代中举就等于有官做,在封建社会拥有权力后,自然跟寻常百天壤之别。
以举人为例,他们一般都会被授予最低九品的官员(县丞副县长的意思),与此朝廷还会有400亩田地的免赋税的资格,什么意思?就是你虽然没有这400亩土地,但却有了这个免赋税的资格。于是就会有很多乡绅富豪抢着把自家土地挂在举人名下,以减免赋税。,没有“好处”,举人是不会同意的。
而且不管是多大的官,毕竟是“官老爷”。世态炎凉,范进周边的人都是很势利的,穷在街头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邻,于是各种施救,各种巴结,一个个为了显示自己的诚意,送什么的都有,钱财、米粮、房屋。都想在这个一波“”中争取让范进关注到自己。而且他们以前个个瞧不起范进,如果范进记仇就麻烦了。所以,送礼即是求荣,也是避祸。
“人情”后面,往往伴随着“势利”二字。范进中举后,几十年都瞧不起他,辱他骂他的岳父无限温情地说“有我这贤婿,还怕后半世靠不着也怎的?想着先年,我自己觉得女儿像有些福气的,毕竟要嫁与个老爷,今日果然不错!”回家的路上,女婿走前,岳父跟随,见范进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当时的朝廷、社会风气皆是如此,范进自然深谙此道,所以就一一笑纳了。范进为母亲守孝三年,也没闲着,苦读三年参加科举,竟又高中!自此他几十年的埋头苦读才算是熬出了头,彻底完成了从一个穷酸书生靠科举入仕改变等级命运的使命,正式开始了他的官场生涯。
考中进士更是难得,在长达268年的历史上,一共举行了112次殿试,录取了26849年进士,录取率低的可怕。比如晚清名臣就是举人出身,没有考中进士,被赐了个“同进士出身”。
范进中了进士,授职部属,考选御史。数年后,又钦点山东学道,管理全省的教育工作,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厅厅长。后来范进因政绩突出,又不断被升职,官至正三品通政(相当于现在的副部级),以善终而结束!
的发展和完善,给了平民百姓一条摆脱出身阶级的通路,或许残酷,或许悲催,但相对公正。,很多古人即使饱受委屈,熬到穷经皓首,都会咬牙苦读,不为学问,只为当官。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