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太子李承乾,为何从“仁孝”走向了“谋反&rd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的故事大家听过吗?
李承乾,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嫡长子。承乾小时候,史载他:“性聪明,丰姿峻嶷,仁孝纯深”,深受父皇李世民的宠爱。在他只有八岁时,就被册立为太子。为了培养好他,太宗为他精心挑选了东宫官吏。而承乾对这些老师们也恭敬有加,虚心听取他们的教诲,孜孜不倦的学习。可以说小时候的承乾是一个好学上进的好孩子。
但这种情况伴随着承乾年龄的长大慢慢改变,承乾进入青春期后,开始变得贪玩好斗,奢侈专横。且不听劝谏,一意孤行。
李承乾曾非常想当人,对自己汉人的身份不以为然。喜欢学说突厥语,穿突厥服饰。挑选身边容貌像突厥人的奴仆,让他们扎辫子,穿上羊皮衣放羊。制作五个榔头的旗帜和突阙人住的穹庐,然后自己住在其中,杀羊烹煮。学突厥人用配刀割羊肉吃,对身边人说:“我试着假装可汗死了,你们众人模仿他们的丧礼。”于是装死卧在地上,众人便围着他嚎啕大哭,用刀划脸,表示哀悼。承亁过了很久突然坐起说“我一旦拥有天下,当亲自率领数万狩猎于京城西面,然后解开头发做突厥人。”
这是太子李承乾喜欢玩的一种游戏,作为青春期的少年,玩玩这种游戏也未尝不可。可是他的这种行为在他的正统老师们看来就太出格,于是这几个老师轮番上疏直谏,且谏言一个比一个凶狠,言语一句比一句激烈。正值青春期的承乾被这些老师当面痛斥根本不接受,而且被批的狠了还起了杀心,竟然暗暗派人去刺杀自己的某位老师,没有成功。
李承乾还非常宠幸一名“善歌舞,美姿容”的太常乐人,名叫称心。常常与他同吃同住,太宗得知后大怒,不问缘由便将称心抓来杀掉,并对承乾严厉斥责。李承乾非常伤心,在东宫中特别筑起一座房屋为称心立碑,早晚祭奠。他常常为称心,甚至托病几个月不上朝。
这些行为都被告到父皇太宗那里。太宗越来越不喜欢承乾,承亁也知道。他认为这些事都是被他的胞弟告发的,认为李泰在暗中算计他的太子之位。于是试图刺杀李泰,也没有成功。
而这时李泰愈发受到太宗宠幸,太宗对李泰的财务供养甚至超过了太子承乾,且常常对朝巨称赞李泰的才华。承乾认为自己的太子之位可危,于是日夜与身边人谋划自我保全的策略,身边小人便趁机教唆他谋反逼宫,承乾也认为自己只剩这一条路了,便决定铤而走险,结果是被镇压。太宗痛心无奈之下,只得将承乾废掉,并流放外地。
承乾从一个模范太子,变成"行为乖僻性乖张”的谋反太子。不得不说,与其父唐太宗的教育方式有关系。父子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只是以简单粗暴的高压管教方式,试图使承乾屈服,处于青春叛逆期的承乾吃软不吃硬,行为越来越出格,为求自保才走上逼宫谋反的不归路。李承乾的悲剧或许可以给现代的为人父母们一些示教育孩子,必要的压力是要有的,但更重要的是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从孩子的角度分析孩子的行为,进行适当引导,一味地指责批判只会适得其反。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