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为什么能做到不杀功臣?不怕功高震主吗?
统一有哪些开国功臣?他们的结局如何?
虽然历史上对于的评价多有残暴一说,但在处理功臣一事上,秦始皇的表现令人意外,他并没有为难或者诛杀过功臣。其实秦始皇作为第一位完成一统的君王,他根本就没必要诛杀功臣,这些功臣就算功劳再高,也不会威胁到他的地位。后世的处境则和秦始皇不同,他们往往要面对更加复杂的情况,而且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皇帝如何才能保证自己的地位不受威胁?有时候只能。
公元前221年,已经攻灭六国、统一天下的秦王嬴政,认为称王已经不能够彰显自己的功业,于是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自封为皇帝。
古语说“,兔死狗烹。”这是什么意思呢?是说比喻事情成功后,把出过力的人抛弃或杀死。那么,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有没有杀掉为他立下的功臣呢?
在秦始皇攻灭六国、统一天下的过程里,涌现了许多功臣。他们分别是、王贲、、、蒙武、、、李信、等(排名不分先后,如有遗漏欢迎补充)。
王翦是秦国名将,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县)人,生于公元前269年。秦始皇灭掉六国的战争,持续了差不多10年。其中,打得最辛苦的是灭赵和灭楚两场战争。这两场战争堪称硬骨头,都是被王翦啃下来的。公元前208年,王翦在61岁高龄去世,。
王贲是王翦的儿子,参与了攻灭赵国、魏国、燕国、齐国、楚国的军事行动,是灭魏和灭燕的主要功臣,还率部俘虏了赵国代王,给赵国划上一个完整的句号。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王贲因功受封为通武侯。公元前219年,王贲随秦始皇东巡。其后,史书上就没有王贲的记载。
蒙武是秦国名将蒙骜的儿子,是蒙恬、蒙毅的父亲。蒙武是王翦的得力助手,多次配合王翦出战。公元前224年和前223年,王翦了两次率领大军攻打楚国,蒙武都担任副将随行。这两次战争,第一次斩杀楚国名将项燕,第二次俘虏,蒙武都居功至伟。蒙武大约于公元前219年去世。
不过,蒙武的两个儿子蒙恬、蒙毅下场不大妙。秦始皇去世后,他们先后被、等人陷害而亡。这笔账,算不到秦始皇头上。
李信是一名强壮勇敢的将领,在秦军里属于“少壮派”。公元前226年,李信与王贲一起率部攻打燕国时,将秦始皇痛恨的燕狂追不舍,一直追赶到辽东衍水,迫使将燕太子丹杀掉。不过,公元前225年,李信在率部攻打楚国时,因轻敌吃了败仗。后来,李信吸取教训后,在灭燕和中立下功劳。其后,李信的事迹不见记载。
王离是王贲的儿子,章邯是秦朝的中流砥柱。他们都活到了秦朝末年。王离在中兵败被俘,后去向不明。章邯在废丘被打败,挥剑自刎身亡。
李斯是一名文臣,在秦始皇灭掉六国的战争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秦朝建立后,被拜为丞相,制定礼仪制度、法律制度,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等。秦始皇死后,李斯遭到赵高嫉妒,被秦二世以谋反的罪名少杀掉,夷灭三族。
秦始皇还没当皇帝前,因为吕不韦祸乱宫闱,将他全家流放到蜀郡。吕不韦在途中饮鸩自尽。这恐怕不能算秦始皇杀掉功臣吧?
综上而言,秦始皇在统一全国后,没有杀掉一名功臣。这是为什么呢?身边有王翦、王贲、蒙武、章邯等一批虎狼之将,难道他不怕“功高震主”吗?
这与秦始皇拥有强大的自信有关。
秦始皇做皇帝时才38岁,正是。他的个人能力又非常强大,不管是军事指挥能力,还是国家治理能力都属于首屈一指。他根本就不担心,也不惧怕功臣会发起叛乱。,根本用不着对功臣严防死守,甚至随便找一个借口杀掉。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