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如何统一北方的?揭秘其统一北方的五个重要因素
学习方法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说到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绝对不是侥幸成功的,而是具备了一些成功的客观条件。曹操能够充分利用和顺应这些条件,因而他在的许多战役中才能获得的胜利,其他一些和他起兵的州郡牧守、地方豪强,则因为不善于利用或者适应这些客观条件,尽管曾经成为一世之雄,但还是失败了。
曹操能够统一北方,主要有五个重要因素第一是由于他兴置屯田有显著成效;第二是由于他建立军队和建立根据地获得成功;第三是由于他能笼络强宗豪族和世族地主,并取得他们的支持和拥护;第四是由于他善于利用对他有利的客观条件,如迎迁都,从此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造成政治上极大的优势;第五是由于他在历次战役和长期政治生活中,锻炼了非凡的指挥才能,积累了丰富的统治经验。
我们来谈谈曹操兴置屯田的作用解决了流民问题。
可以说在曹操统一北方的许多重要因素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的就是曹操在内地推行屯田政策了。当时战争形势变化不定,军事集团要想站得住脚,除了有兵以外还要有粮。在国家统一时代,粮食的来源,全靠向农村小生产者征收租课。自慌乱之后,人民流亡,土地荒芜。依附于士族大家的部分佃客,对政府不再缴纳租赋和服徭役。,割据势力到了这个时候,经常面临无兵可募、无粮可征的局面。很多军事集团并不是被敌人打败的,而是因为缺少粮食自行瓦解的。
粮食问题固然严重,比这更严重的是虽然被统治阶级残酷的镇压了,两汉以来的流民问题却一直没有解决,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不断发生。曹操摄于农民起义的巨大威力,不得不考虑解决流民问题,这样由政府在内地推行屯田,使失去土地的农民和土地结合起来就成了首要的问题。土地不是问题,人民大量的迁移流浪,让很多土地荒芜,这些荒芜的土地就变成了国家的公田。问题在于曹操到哪里去找众多的劳动力,去开垦这些荒芜的土地,答案是通过讨伐来获得。曹操把这些由农民组成的队伍收编起来,把他们编制在土地之上,强迫他们从事农业生产。这些人本来就具备丰富的生产经验和熟练的劳动技能,屯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仅解决了军粮问题让北方的农业经济得以恢复发展,也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两汉以来的流民问题,也暂时得到了解决,使以前失去土地的农民和土地又建立了联系,社会危机暂时得到了缓和。
第二是曹操成功建立了自己的军队和根据地。
最开始的时候,曹操的力量还很弱小,手下就几千人马,,只能寄人篱下看人的脸色行事。他先依附于陈留太守,后来又依附于,没错就是后来曹操统一北方最大的对手袁绍,不过这个时候,曹操是通过给袁绍做小弟寻找自己的发展机会。
袁绍安排曹操去讨伐黄巾军,曹操历尽艰险,在几乎被农民军击溃的情况下,最终把青州黄巾军主力击溃,收编了百余万人口,得到了降兵三十余万。曹操从收编的黄巾军中选拔精锐,来扩充自己的实力,扩大自己的队伍,当时称这支部队为“青州兵”,这支青州兵后来成为了曹操转战中原统一北方的关键力量。在建立青州兵这支强有力的队伍的,曹操通过讨伐、等人,稳固了自己的根据地兖州。至此,军队有了—,地盘也有了—兖州。
第三是曹操笼络强宗豪族和士族地主,取得各个阶层的支持。
黄巾起义以后,在王朝的废墟上,出现了无数强宗豪族,在统治阶级的混战中,他们的力量不仅没有被摧毁反而被加强了,其后割据一方的野心家为了扩张势力来压倒敌人,势必要拉拢他们,曹操也不例外。曹操手下著名的将领的、等人就是聚集宗族数千人投奔曹操麾下的,这构成了曹魏政权坚实的基础。但这样的基础和四世三公的袁绍来争夺天下,还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于是在曹操在出任东郡太守之后,就设法拉拢士夫地主的首脑人物颍川,再通过荀彧的关系,拉拢了好多士夫大地主,如、、戏志才、钟繇、、杜畿等,这样一来,曹操所代表的阶层面就变得更大了,它代表利益群体也更为壮大。用通俗的话来讲,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是为了一个大的利益群体的利益在战斗,,曹操可以获得更多层面的支持。
第四是曹操善于利用对自己有利的客观条件。
当时士夫大地主的庄园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的依附隶属程度正在加强,客观上这样正在发展的庄园经济,对统一的东汉国家产生一种瓦解的作用。他们在主观上却希望早日恢复专制主义集权政治,来集中力量镇压农民起义发展他们的庄园经济,巩固他们的既得利益,他们主张拥戴汉献帝。这个时候由于李傕郭汜之乱,汉献帝早就威信扫地,这个时候最先提出要迎接汉献帝,确立政治优势的人是袁绍手下的谋士。
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志·魏志·袁绍传》
袁绍没有采纳沮授的建议,而是听从了一部分将领如、淳于琼等人的意见,认为把接到自己身边,动不动就要向皇帝请示,反而事事都受到牵制,这不是好办法,袁绍没有接受沮授的建议。
同样的建议,不同的选择。曹操的谋士荀彧也向曹操建议应该“奉迎天许”,并告诫曹操说“如果不先下手,失去了时机让其他人捷足先登,以后就算想做也没办法做到了!”曹操便派自己的心腹之人曹洪引兵先行,接着亲自赶到了洛阳,朝见汉献帝,说洛阳破败不适合做为都城,把汉献帝接到许都,并暂定许都为汉王朝的都城。并利用汉献帝的名义任命荀彧为侍中,守尚书令,使自己外出征伐时,中枢的大权可以由荀彧来颠覆,汉献帝从此成为了曹操手中的傀儡。从此,曹操发布命令和对外征伐都用汉献帝的名义,真正做到了“师出有名、兴师问罪”的地步,取得了极大的政治优势。
第五是曹操自己非凡的指挥才能和丰富的政治经验。
曹操这方面的才能,在中得到了集中体现。从军队的人数上来讲,曹操的军队要比袁绍少的多。从武器装备和经济力量上来看,曹操也远远不如袁绍实力雄厚。从双方占据的地区来看,曹操占领的兖、豫二州,是,要巩固起来比较困难,而袁绍占领飞河北,有山河之固,这些条件上曹操都不如袁绍。
那么曹操有什么优势呢?他推行屯田,解决了流民问题,从而缓和了其统治地区内的紧张的阶级关系;,“挟天子以令诸侯”让他获得了政治上的主动;第三,他拉拢了不少地主豪强和,并取得了他们的支持和拥戴;第四,当袁绍、曹操快要进去决战阶段,军事物资又是极为短缺之际,曹操却听从了赵俨等人的建议缓征绵绢,缓和了阶级矛盾,在决战前,曹操是做了充分的政治准备的。在军事上曹操的准备也十分充分,他为了避免自己腹背受敌,当机立断在官渡之战前,攻取徐州,擒杀吕布,逐走;并选择在荆州牧在荆州和张羡相持不下无法和袁绍配合进攻自己的时候,就和袁绍决战。
正面硬碰硬,曹操是不会有什么优势的,他选择了守势静待时机,直到对自己有利的时机出现,曹操等待了将近半年之久。在看到了袁绍十万大军攻击困难的情况后,出奇兵烧掉了袁绍的全部粮食,这样一举扭转了劣势,而且还占据了绝对主动。
,袁绍军内部分裂,大将、高览投降,结果全军不战而溃,胜利的天平最终倒向了曹操。曹操所取得的胜利,不能不说是他主观努力和指挥正确的结果。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