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临死前非要咬一口烧饼,背后有何含义?
学习方法网小编今天要聊的并不是他们其中的任何一人,而是另一位神人,他就是,相信大家都知道刘伯温的来历,他就是的开国军师,帮助打下江山,建立赫赫功勋。
刘伯温能发达,是由于得到了朱元璋的赏识。他是被人引荐给朱元璋的,据说朱元璋第一次见到刘伯温的时候,就觉得此人必不是,于是直接重用了他,后来刘伯温果然不负朱元璋的期待,在与敌人的作战当中指挥出色!在其后与的战争当中,刘伯温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明朝建立之后,贫苦出身的朱元璋非常地体恤爱民,可是对于那些功臣却没有什么好脸色,刘伯温也知道如果继续捏着自己的权力不放的话,恐怕会有生命危险,所以他乖乖的放弃了自己的权利,回家安安静静的养老去了。
说起来就令人奇怪了,为什么刘伯温临死之前还要吃烧饼呢?其实这是和一个八百多年的预言有关的。大家都晓得刘伯温有一本预言书名字叫做《烧饼歌》,这本书写了明朝开始之后的八百年所要发生的大事件。
这也或许解释了刘伯温临死之前,为何要吃上一口烧饼,可能与其精准语言《烧饼歌》有关,同样充满着神奇,给后世以无限的猜测和遐想!
据说这本书的来源也是比较的有意思,一日朱元璋咬了一口烧饼然后用碗扣住了,他让刘伯温猜里面是什么东西,刘伯温仔细算了算,说道:“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此乃饼也。”
打开一看,刘伯温果然没有猜错,此后朱元璋对他十分佩服,并在之后要求刘伯温预言明朝的未来,不过刘伯温十分的聪明,他先是申请了一块免死金牌,然后著称了《烧饼歌》这本书籍。
刘伯温终极享年六十五岁,其后被追封成了太师,也算是记得他为明朝所做的功绩。《烧饼歌》中的预言,从朱元璋开始,一直说到清王朝被推翻以后。但由于牵扯到王朝更替这样的大事,刘伯温不敢过于明言。不过仅仅过了二十多年,明朝政局的发展便替人解读了刘伯温的预言。
基曰:“我朝大明,一统世界,南方终灭北方终。嫡裔太子是嫡裔,文星日防西。”
帝曰:“朕今都城筑坚守密,何防之有?”
基曰:“臣见都城虽属巩固,防守严密,似觉无虞,只恐燕子飞来。”随作歌三首日:“此城御驾尽亲征,一院山河永乐平。秃顶人来文墨苑,英雄一半尽还乡。”
“北方胡虏残生命,得太平。失算功臣不敢谏,旧灵遮掩主惊魂。”“国压瑞云七载长,胡人不敢害贤良。相送金龙复故旧,灵明日月振边疆。”
帝曰:“此时天下若何?”
基曰:“天下大乱矣!”
帝曰:“朕之天下,有谁乱者?”
基曰:“天下饥寒有怪异,栋梁龙德乘婴儿。禁宫阅大任横走,长大金龙太平时。老拣金精尤壮旺,相传昆玉继龙堂。阉人任用保社稷,八千女鬼乱朝纲。
帝曰:“八千女鬼乱朕天下若何?”
基曰:“忠良杀害崩如山,无事水边成异潭。救得蛟龙真骨肉,可怜父子难顺当。”
帝曰:“莫非父子争国乎?”
基曰:“非也。树上挂曲尺,遇顺则止,至此天下未已。”
帝曰:“何谓未已?”
基曰:“万子万孙层叠层,祖宗山上贝衣行。公侯不复朝金阙,十八孩儿难上难。卦日木下一了头,目上一刀一戊丁。天下重文不重武,英雄豪杰总无春。戊子己丑乱如麻,到处人民不在家。偶遇饥荒草寇发,平安镇守好桂花。”
帝曰:“偶遭饥荒,平常小丑,天下已乎?”
基曰:“西方贼拥乱到前,无个忠良敢谏言。喜见子孙耻见日,衰颓气运早升天。月缺两二吉在中,奸人机发走西东。黄河涉过闹金阙,奔走梅花上九重。”
帝曰:“莫非梅花山作乱乎?从今命人看守,何如?”
基曰:“非也。迁南迁北定太平,辅佐帝王有牛星。运至六百半,梦奇有字得心惊。”
帝曰:“有六百年之国祚,朕心足矣,尚望有半乎?”
从摘录的几段文字中看出,《烧饼歌》预言了明代的靖难之役、土木之变、英宗复辟、宦官之祸、起兵、自缢煤山、出关降清等一系列重大事变。
有些诗句指名道姓,如“八千女鬼”合成一个“魏”,指陷害忠良,使朝政大乱;“木下一头了,目上一刀一戊丁”可以凑成“李自成”三字;“平安镇守好桂花”是吴三桂的“桂”字。
有些诗句涉及的年号或诸侯王的封号,如最初封为燕王,起兵靖难,故有“燕子飞来”之说,而“一院山河永乐平”大概是指成祖的“永乐”年号,“祖宗山上贝衣行”可能是“崇祯”二字了。
还有些诗句暗喻时间的结局,如“相传昆玉继龙堂”指英宗复辟,“奔走梅花上九重”指崇祯吊死在煤山,“树上挂曲尺,遇顺则止”,恐怕是说政权到皇帝时最终完结。
据说这本书籍的内容十分的准确,但是刘伯温当时不敢写的太过明显,所以只写到了清王朝被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