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死后儿子怎么样了 司马氏是怎么对待他们的
今天学习方法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的儿子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公元263年景耀六年,魏将钟会、邓艾等人奉之命,率数十万大军兵分5路包抄蜀地,彼时后主刘禅已有56岁,暮气沉沉深居宫室,刘禅本非雄才之辈,其一生未曾出蜀,更没有冲锋陷阵,故而听闻人马来袭,顿时慌忙不迭,完全顾不得正在拼死奋战的,就利落干脆的开城降魏。为了彻底绝除后患,司马昭下令将刘禅及其座下累有名望的臣子,全部迁移到魏都洛阳居住。移居洛阳的蜀汉诸人在司的掌控下如履薄冰,而刘禅却身处险境而游刃有余,一直在洛阳居住了8年有余,才安然病卒,他虽投降亡蜀,却也保存了一己之躯。
鲜少为人注意的是,刘禅一生中还有7个儿子和2个女儿,这9个人在蜀灭之后,又去了哪里,下场如何呢?《志·蜀书》《蜀世谱》等古籍记载,刘禅7子分别是长子刘睿、次子刘瑶、三子刘琮、四子刘瓒、五子刘谌、六子刘恂、七子刘虔,其中西河王刘琮于公元262年早早病卒,故而他并未赶上这场大变故。剩余6人中,最不类父、最为刚烈的应属北地王刘谌,刘谌自幼英敏过人,他听闻魏将杀来,立即手持佩剑前往刘禅面前请命出征,不料却眼见父亲刘禅正与诸臣商议投降,顿时,刘谌上前力谏,劝父亲值此大难之际,应父子君臣,以死报效方不愧为君。
然刘禅心中早已定死了要降,故而将刘谌呵斥下殿。绝望的刘谌难以接受这样的结局,跌跌撞撞的跑到祖父的灵位前嚎哭,的他不愿随父投降,亦不能杀敌报效,只能诛妻儿,而自戕。刘睿是刘禅长子,公元238年就被立储,蜀灭时他已经年近40岁,刘睿为人敦厚,他听从父亲的意愿,并准备随父迁往洛阳,可就在彼时姜维钟会之谋被识破,魏卒大乱,刘睿被牵连意外死于乱军之中。如此一来7个儿子,就剩下了4个,这4个全部跟随刘禅移居洛阳。刘禅的两个女儿很早就许出家门,长女嫁之子,次女嫁之孙关统,故而她俩并未跟随迁往洛阳。
刘禅及其4个儿子到达洛阳后,虽沦为阶下囚,言行举止也处在司马昭的朝夕把控中,但均衣食无忧,而且未有性命之危,父子几人确实称得上是“安乐公”,尤其刘禅第6子刘恂,竟然还承袭了“安乐公”的爵位。在父子几人到魏的境遇中,历史学者发现了司马昭与其子的,不禁慨叹太工于心计。刘禅父子到达洛阳1年后,司马昭就病死了,他的儿子司马炎继之而起,成为“晋王”,彼时可谓司马氏取代曹魏成就大业的最关键节点。人人皆知,司马氏高平陵一事,灭三族架空魏室,手段何其毒辣,故而善待刘禅父子,也成为司马氏向天下买善的一个部分。
更重要的是,魏将拿下成都,几乎没费,是后主刘禅拱手献之,如果再将刘氏父子斩草除根,必将招惹刘氏旧臣群起而攻之,如此司马氏一族无异于自取其祸。公元265年,司马炎取魏立晋,并立即下令恩赏天下,其中就包括魏帝,自然也少不了“活招牌”刘禅父子。司马炎将曹奂封为陈留王,准许曹奂在封地内仍称魏帝,并享受天子的待遇,此举似曾相识,与当年与如出一辙。司马氏素有取东吴之心,为了减少吞并东吴的阻力,司马炎特意在刘禅的子孙中,择取一位成为“驸马都尉”,给予厚赏,并且解除对他们的掌控,刘氏父子可自由行走洛阳。
此举一出,确实为司马炎赢得不少赞许。公元271年,刘禅病逝,司马炎亲率上下臣子为刘禅治丧,并且以王侯之礼将其下葬,刘禅的4个儿子也继续生活在洛阳,可以预见的是,若是晋一直如此安稳下去,刘禅这4个儿子也定能如父一样得到善终,刘氏子孙定会在洛阳开枝散叶,人算不如天算。
刘禅安乐公是否大智若愚且不深究,但确实保住了几个儿子,刘氏子孙躲过了司马昭,司马炎,却最终未能躲过。永嘉三年公元309年,南匈奴派遣其子率等人大举征晋,是年深秋,石勒等人围攻洛阳城,经过两年多的鏖战,晋将兵卒尽损,洛阳城破,匈奴胡人已然红了眼,将洛阳城内的公卿士人3万余计尽数诛之,刘禅留在洛阳的4个儿子也全部丧于其中,无一存留。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