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腰斩究竟有多疼 看看明朝时期的这个人就知道了
腰斩有多疼?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学习方法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遥望历史,1402年,燕王,的第四个儿子,拿下了南京,成就了著名的“之役”。为了让自己名正言顺登基,他找来了儒学大师,想让他起草诏书来告知天下。
方孝孺在朝廷上痛哭着,作为建文帝的大臣,他不但不愿意写诏书,还质问朱棣。朱棣呵斥“你难道不怕我诛杀你九族?”方孝孺仰天长笑道“就算你诛我十族,又如何?”朱棣暴怒,果真下令住诛他十族,并且要腰斩了他。
六百年前的史书记载,方孝孺被腰斩之后,用胳膊肘支撑身体爬动,用手写血书12个半的“篡”字,才断了气。我们似乎还能看到血淋林的刑场,感受到朝极其专制的封建集权。
历史上,腰斩最早要追溯到战国时期。史书记载中,青铜武器的锋利程度达不到腰斩的效果,所以随着战国后期铁器的风行,腰斩才变得广为人知。
腰斩最早的定义,出现在《史记·商君列传》中,秦王朝开国有功的丞相李斯就是在咸阳被腰斩。人的重要器官大多位于上半身,腰斩后的犯人也不会马上身亡。
那时,刽子手会向犯人索要钱财,拿到钱后他们会用砍刀偏上半身快速往下砍,犯人会快速死亡,痛苦减轻。要是没有拿到家属的打点,刽子手缓慢砍下去,有的犯人半小时都死不了,其痛苦程度无法用言语形容。
越是这样残酷的刑罚,似乎越符合封建统治者的口味。腰斩并不是简单的一刀两断,而是在流血和恐惧中慢慢死去。
从创立封建制度的秦王朝,到封建的,腰斩这一酷刑贯穿了历史上的整个封建社会。一个被腰斩的人是清朝的一员大臣——俞鸿图,行刑后,他的上半身在地上翻滚,用手血书七个“惨”字。监斩官把这一惨状汇报了,雍正才起恻隐之心,才下令废除,这一酷刑才淡出历史。
重新看整个腰斩的历史,在封建时期初就出现,在末期被废除。在酷刑里面,它似乎最符合君主对知识分子惩罚的心理,这种酷刑带走的绝大多数都是文学大家。从丞相李斯,到西汉大夫,再到方孝孺。也许在统治者看来,恐惧中的折磨,是他们骄傲的武器。
不过,历史证明了统治者的想法。腰斩李斯,结果秦王朝坍塌;腰斩晁错,来了个;腰斩方孝孺的时候,朱棣已经远离了天下的读书人。
这样的酷刑,其实折射了统治者们的无能。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