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寇准结局是什么 寇准的下场为什么那么惨
还不知道:的结局是什么的读者,下面学习方法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熟悉而陌生的寇准
对于中国民众来说,寇准是一个并不陌生的人。因为在民间的传说中,寇准和包公一样,都是清官:在戏曲《》中,寇准不畏朝廷权贵、智斗潘仁美、潘娘娘,为杨家鸣冤,最终,得到朝廷器重,功德圆满。
不过,戏曲上的寇准虽然结局圆满,但是在真正历史上,寇准的结局却并不好,甚至,历史上的寇准,其事迹让人感到陌生。
历史上的寇准
在历史上,寇准的成名在于“檀渊之盟”。当时是在位期间,北方的辽国大举南征,准备统一华夏。宋真宗的才干莫说和相比,就是和其父相比,也明显不足。因此对于的契丹大军,宋真宗恐慌不已,打算逃到南方躲避辽兵。
事实上战争过程中,士气十分重要,如果宋真宗逃到南方,北方宋军的士气必然瓦解,反之,辽兵闻听这一利好,士气必然振奋,或许中国历史会改写。
在这个关头,是寇准强烈建议宋真宗御驾亲征抵御辽兵。宋真宗拗不过寇准,只好勉为其难、壮着胆子前往宋辽前线,宋真宗抵达檀渊前线后,宋军士气大振,而辽军则因为远离大辽本土,而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因此,双方都有结束战争的意愿,“檀渊之盟”在这个背景下产生。寇准也因为“檀渊之盟”而得以声望大涨。
寇准为人较为耿直,曾将寇准比作的。不过,耿直的人身居高位,倘若遇到英明天子,或许还有善终可能。寇准所辅佐的,偏偏是头脑不大灵光的宋真宗。
比如“檀渊之盟”后,有人告诉宋真宗,“檀渊之盟”本质上,是大宋和辽国签订的“”,是一种屈辱。而是谁让大宋被迫签订城下之盟的?是寇准啊!在奸臣的挑拨下,寇准和真宗皇帝之间有了嫌隙。
宋真宗在位后期因身体欠佳,曾让刘后()掌权,而寇准则主张由太子监国。由此,寇准和刘娥成为了政敌。而寇准因为为人耿直,在朝廷里树敌无数。
寇准和刘娥结怨的事情,被寇准其他政敌所发现。于是,其他政敌勾连刘后,一起排挤寇准,最终,寇准被宋真宗流放到雷州做官。
寇准到雷州不久,既病逝,享年六十二岁。
自古以来,做官都是一门高深但又抽象的学问。官场上,政坛上,稍有不慎,可能就会让自己。尤其是身为高官,更可用“高处不胜寒”来形容。
因此在中国古代史上,身居高位的,可以无德(比如唐朝的),毕竟无德可以用才干来弥补;也可以无能(比如唐朝的),因为无能者能身居高位的,多半是后台强硬。唯独不可耿直,因为耿直者不懂避讳,必然上获罪于天子,下获罪于同僚,最终导致身边全是仇敌,到时候即便想放弃一切,做回白丁,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了。